党报头条官网>>基层连线
云南:乡愁书院推动乡村耕读文化建设
    来源:新华社 作者:郑博非 王明玉 发布时间:2022-04-24 14:33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位于云南省安宁市青龙街道的乡愁书院。新华社记者 王明玉 摄

  云南省第一家乡愁书院就建在村民张桂枝的农资店旁,有了它,她原来60公里的买书路程缩短到不过一分钟。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坐落在云南省安宁市青龙街道的乡愁书院于2017年“世界读书日”当天落成,现已逐步与乡镇融为一体。书院以“乡愁”为主题,满足人们的耕读需求。

  过去,青龙街道的村民买书只能去安宁市区的书店。乡愁书院建成后,很多人和张桂枝一样,没事就去书院逛逛,买几本农技类书籍。书院通过青砖墙面、老照片和复古桌椅,在唤起人们对于乡村过往记忆的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选书、看书的空间。

  “以前哪有书店,一年都翻不了几页书,闲时就打牌、遛弯儿。现在,我开店遇到的问题,都能在书里找到办法,怪不得越来越多的人都去熏陶熏陶嘞。”总爱琢磨农技问题的张桂枝笑着说。如今,小学毕业的她一有空就往书院跑。

读者在乡愁书院内阅读。新华社记者 郑博非 摄

  青龙街道的乡愁书院建成之初,也有过无人问津的局面。如何吸引村民走进书院?书院管理者和当地文化部门想过很多办法。

  “秘诀在于给村民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引导他们用知识富起来。”新华书店安宁分公司负责人孙维媛介绍,目前书院4500多册图书中,农技类书籍占三分之一。此外,书院还和当地政府一起,通过送书到村、举办文化活动、融入直播等“阅读+”探索,让书院受到更多关注,快速打开局面。

  2017年开业至今,书院共计到访近3万人次。以乡愁书院为阵地,青龙街道下辖的34个村小组和2个居民小组开始买书、借书、送书,阅读氛围浓厚,乡村精神风貌也越来越好。

  书院的建立也为返乡青年致富提供助力。村民杨振荣经营养鸡场和农家乐,他家关于养鸡的书少说有五六十本。现在每周末他都会去书院看看有没有新书。

  “两个女儿也喜欢在那看诗集,说那里环境温馨。”杨振荣说,未来他希望孩子们能好好读书,看见更大的世界,将来更好地建设家乡。

  如今,杨振荣的养鸡场和农家乐规模越做越大,带动周边村子上百位留守老人养鸡致富。

乡愁书院内景。新华社记者 郑博非 摄

  青龙街道的乡愁书院不是个例。通过将当地风土人情与书院连为一体,云南多地的乡愁书院在为读者提供阅读空间的同时,还为村民打造集乡土特色、传统文化为一体的文化场所。

  普洱市思茅区的云上乡愁书院,将当地特有的咖啡、茶与讲座活动融为一体,让一次次阅读活动成为享受美好生活,提升人文美学、通识素养的独特体验;丽江市和风云上乡愁书院专门把纳西民居的土墙瓦砾、悬鱼瓦猫引入书院作为内景,再现古城人家的独特风貌……

  据云南新华书店集团相关负责人杨敏介绍,截至今年2月,云南已建成167家乡愁书院,建成总面积近35000平方米。

  近日,中国文旅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

  乡愁书院不仅是阅读空间,也将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记者 郑博非、王明玉)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云南:乡愁书院推动乡村耕读文化建设
来源:新华社 2022-04-24 14:33:59
      位于云南省安宁市青龙街道的乡愁书院。新华社记者王明玉摄云南省第一家乡愁书院就建在村民张桂枝的农资店旁,有了它,她原来60公里的买书路程缩短到不过一分钟。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坐落在云南省安宁市青龙街道的乡愁书院于2017年“世界读书日”当天落成,现已逐步与乡镇融为一体。书院以“乡愁”为主题,满足人们的耕读需求。过去,青龙街道的村民买书只能去安宁市区的书店。乡愁书院建成后,很多人和张桂枝一样,没事就去书院逛逛,买几本农技类书籍。书院通过青砖墙面、老照片和复古桌椅,在唤起人们对于乡村过往记忆的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选书、看书的空间。“以前哪有书店,一年都翻不了几页书,闲时就打牌、遛弯儿。现在,我开店遇到的问题,都能在书里找到办法,怪不得越来越多的人都去熏陶熏陶嘞。”总爱琢磨农技问题的张桂枝笑着说。如今,小学毕业的她一有空就往书院跑。读者在乡愁书院内阅读。新华社记者郑博非摄青龙街道的乡愁书院建成之初,也有过无人问津的局面。如何吸引村民走进书院?书院管理者和当地文化部门想过很多办法。“秘诀在于给村民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引导他们用知识富起来。”新华书店安宁分公司负责人孙维媛介绍,目前书院4500多册图书中,农技类书籍占三分之一。此外,书院还和当地政府一起,通过送书到村、举办文化活动、融入直播等“阅读+”探索,让书院受到更多关注,快速打开局面。2017年开业至今,书院共计到访近3万人次。以乡愁书院为阵地,青龙街道下辖的34个村小组和2个居民小组开始买书、借书、送书,阅读氛围浓厚,乡村精神风貌也越来越好。书院的建立也为返乡青年致富提供助力。村民杨振荣经营养鸡场和农家乐,他家关于养鸡的书少说有五六十本。现在每周末他都会去书院看看有没有新书。“两个女儿也喜欢在那看诗集,说那里环境温馨。”杨振荣说,未来他希望孩子们能好好读书,看见更大的世界,将来更好地建设家乡。如今,杨振荣的养鸡场和农家乐规模越做越大,带动周边村子上百位留守老人养鸡致富。乡愁书院内景。新华社记者郑博非摄青龙街道的乡愁书院不是个例。通过将当地风土人情与书院连为一体,云南多地的乡愁书院在为读者提供阅读空间的同时,还为村民打造集乡土特色、传统文化为一体的文化场所。普洱市思茅区的云上乡愁书院,将当地特有的咖啡、茶与讲座活动融为一体,让一次次阅读活动成为享受美好生活,提升人文美学、通识素养的独特体验;丽江市和风云上乡愁书院专门把纳西民居的土墙瓦砾、悬鱼瓦猫引入书院作为内景,再现古城人家的独特风貌……据云南新华书店集团相关负责人杨敏介绍,截至今年2月,云南已建成167家乡愁书院,建成总面积近35000平方米。近日,中国文旅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乡愁书院不仅是阅读空间,也将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记者郑博非、王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