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妈见打”到撬动百亿市场,小小一根辣条是如何偷偷逆袭的?11月6日,人民网“透明工厂·探寻消费密码”系列直播走进位于辣条发源地湖南平江的麻辣王子辣条工厂,探寻辣条的起源以及辣条生产、研发、产业发展背后的故事,溯源辣条的前世今生。
“1998年,一场特大洪水让湖南平江县的大豆减产,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的酱干作坊难以维生。我们三个想到用供应充足的面粉代替豆粉,用一台米线机改装,挤出了第一根条状辣条胚体。”辣条发明人钟庆元介绍说。
通过辣条发明人邱平江、李猛能的现场讲述,很多观众第一次了解到了辣条的诞生居然跟火锅有关。据了解,辣条发明人在四川吃火锅时想到了辣条的调味灵感,加入四川人喜欢的花椒,结合平江酱干的风味工艺做出了四川麻辣味的辣条,辣条诞生之初是麻辣味的。
以好吃的麻辣风味为原点,辣条成为不少80、90后的童年回忆,而经过20多年的蜕变,辣条也从曾经的“妈见打”食品,变成了如今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红零食,麻辣王子行政副总经理李满良介绍,1998年以来,辣条行业不断健康升级,已经从以前不规范的小作坊时代,发展到了现在的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时代。
走进麻辣王子打造的辣条行业首个制药级GMP车间,也可以看到辣条头部企业在生产全流程的精益求精。“首先在门口换鞋、在衣帽间戴上口罩头套,再进入更衣室换防护服,洗手区域洗手消毒后戴上手套,走进风淋通道吹掉身上的灰尘,最终到达车间门口,这是每一位工作人员进入辣条生产车间的基本流程。”在麻辣王子工作人员带领下,主持人全副武装进入车间。
从和面、挤压膨化、调味拌料、再到最后的装包检测,面粉最终变成了消费者吃到的辣条,其中每一步都以规范化的执行标准落实。麻辣王子生产车间的洁净度、温湿度指标达到10万级标准,采用初、中、高效3级过滤系统,过滤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保持车间空气洁净度,并且采用臭氧自动定时、定量对空气、设备、工器具等进行消毒,以确保辣条生产的干净卫生。
在麻辣王子健康辣条研发中心,麻辣王子研发经理李龙为大家介绍了麻辣王子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保障食品安全。比如,在选材过程中对面粉的各项指标品质进行检测,筛选出适宜加工辣条的小麦粉,用质构仪检测辣条口感软硬度,让每批生产出来的麻辣王子辣条口感嚼劲适中,利用液相色谱仪检测花椒的麻度、辣椒的辣度,保障麻辣王子的正宗麻辣口感。
“一团面筋成就一个产业,一根辣条致富一方百姓。辣条产业是平江食品产业中的主导产业,为全县提供10.2万余人就业岗位,为助推平江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平江县休闲食品产业联合会秘书长童湘平说。
据了解,平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辣条产业发展,在多方面都给予辣条产业扶持。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支持休闲食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年拿出1.4亿元工业发展基金,支持存量企业扩产增能、二次创业。支持麻辣王子年产25万吨正宗辣条产业园项目落户平江天岳新区。该项目实施,可解决6000余人就业,实现年产值35亿元,年创税收1.5亿元。
作为来自辣条发源地湖南平江的正宗麻辣辣条,麻辣王子在传承正宗辣条麻辣味的基础上,不断健康升级,对产品进行“四减三加”,四减,减油、减盐、减糖、减添加剂,三加,增加辣条的功能价值、营养价值、消费者体验价值,最终引领辣条行业不断撕掉负面标签,实现产业蝶变。
当被主持人问到“未来将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消费市场”时,麻辣王子品牌创始人张玉东表示,未来麻辣王子将持续传承,不断创新,契合消费者需求。“我们邀请了新一代川菜掌门人肖见明老师、三位辣条发明人共同研发,希望将正宗麻辣辣条带给更多人。”麻辣王子品牌创始人张玉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