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国内时事
新基建来了,人工智能有哪些新机遇?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发布时间:2020-07-13 16:48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7月11日在上海圆满落幕。峰会期间,8个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项目、36个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分别签约,包括百度飞桨赋能中心、华为“鲲鹏+昇腾”创新中心、中智行车路协同应用等重大项目,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多领域运用。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全球疫情突发的新挑战,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大显身手,更进一步加快了人工智能产业化的步伐。

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打电话,效率提升数百倍,社区排查和回访用上智能外呼平台,疫情防控又多了一个“利器”;

人工智能用于在线教育,智能后台判断学生预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自动分发和批改作业,精准助力“停课不停学”;

借助智能传感器,车间24小时自动作业,不仅大量节约现场人力,还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在新基建大力推进下,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哪些最新进展?后疫情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在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上,来自全球人工智能领域550多位企业家和专家线上相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新趋势。

人工智能加速产业化,与5G的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成熟,新技术正在加速拥抱各行各业,涌现出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海量应用。”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上,华为公司副董事长陶景文分析,随着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大量应用,到2025年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其中信息通信行业市场规模约5万亿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超6万亿元。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得益于不断拓展的应用场景和加速推进的技术融合。

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看来,人工智能早已从核心技术算法创新的关键时期进入到如今的大规模应用阶段,其中的关键取决于它能否解决社会刚需。

“应该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已从早期的电商、金融等行业拓展到教育、医疗、司法、城市建设等领域,赋能行业发展。”刘庆峰以司法领域为例,在上海,人工智能刑事案件辅助审判系统已在常态化使用,覆盖102类刑事案件罪名。“利用人工智能自动校验,防止冤假错案,目前已累计完成案件超10万件,并逐步进入民事和商事领域。”

广度在拓展,深度也在延伸。“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重复、海量、复杂的场景,识别了企业68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并进行规模推广。”陶景文说,目前人工智能应用已细化到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如在远程交付上,实现了一分钟自动生产合同草案,智能解析140个国家90多个类别的合同,大大提升了合作效率。

另一方面,5G与AI的融合,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正在迈入由AI和5G驱动的智能云连接的新时代,万物都将被连接到云端,以更可靠的方式实现互联。”美国高通公司总裁安蒙分析,5G大连接高速率低延时的特性,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基础,不仅能处理多终端海量数据,还能做到实时分析,促进自动化水平。

事实上,5G与AI的联袂出演,已在制造业落地生根。陶景文介绍,在洛阳一家钼矿厂,通过接入5G和人工智能技术,无人驾驶、远程控制替代了原有的大型矿车深入矿区采矿,从而实现了采矿零伤亡。

在安蒙看来,除了制造业外,5G与AI将赋能交通运输业、零售业,甚至教育、医疗卫生等细分领域,加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同时释放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行业的更大潜力。

加快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

非常时期见非常之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冲击,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表现突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将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是大家最关心的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京东智联云总裁周博文看来,新基建的核心是打通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实现物理世界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在目前新基建的几大技术领域中,5G、大数据、云计算等基础技术更多地推动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进程。要实现更高层次的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必需。”

新基建开启智能新时代,必将加快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从产业发展来看,上海市副市长汤志平介绍,目前上海已聚集超过1100家行业重点企业,人工智能产业规上产值超过1400亿元,聚集10万产业人才,成为全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领先地区之一。“下一步将充分发挥超大城市丰富场景的优势,为人们提供交通、医疗、教育、文娱等各方面智慧社会体验。”

从技术融合来看,中国移动总经理董昕指出,中国移动正在加快5G网络建设来夯实5G+AI融合发展基础,目前已建成超14万个5G基站,在超过50个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随着5G网络建设的提速与云、边、端等基础设施协同,将有效促进万物互联和数据汇集,大大降低AI使用的门槛,全面推动AI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新基建带来新风口,应该如何更好抓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将带来大量高新科技人才缺口,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人才将成为新赛道。”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周剑提出,目前公司已在积极探索,推出相关解决方案,包括课程、竞赛、师资培训、空间建设、科创云平台,并在多个城市的近2000所学校落地,帮助老师、学生学习人工智能,推动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

与此同时,也要更好促进数据开放共享。陶景文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纵深发展,应在有效尊重和保护企业、个人数据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合理的开源开放,加强数据流动,通过加强相关行业立法和标准建设,建设基于共识的数据交换空间,促进数据的合理使用,从而激发人工智能的更大潜能。

“像过往的许多新技术一样,人工智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算法的丰富和投资的增加,突破早期的学习成本,加速在各个行业部署。”IBM大中华区集团董事长陈黎明认为,疫情背景下,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速度,人工智能已成为一个企业难以回避的选项。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说,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也带来新的机遇,人工智能在抗疫中得到深度应用。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是国家交给上海的重任。经过两年多努力,上海在一些方面已形成先发优势。他表示,上海将培育壮大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为重点的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提高以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智能软件为重点的产业基础能力。到2025年,AI核心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


责任编辑:审核: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新基建来了,人工智能有哪些新机遇?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2020-07-13 16:48:54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7月11日在上海圆满落幕。峰会期间,8个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项目、36个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分别签约,包括百度飞桨赋能中心、华为“鲲鹏+昇腾”创新中心、中智行车路协同应用等重大项目,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多领域运用。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全球疫情突发的新挑战,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大显身手,更进一步加快了人工智能产业化的步伐。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打电话,效率提升数百倍,社区排查和回访用上智能外呼平台,疫情防控又多了一个“利器”;人工智能用于在线教育,智能后台判断学生预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自动分发和批改作业,精准助力“停课不停学”;借助智能传感器,车间24小时自动作业,不仅大量节约现场人力,还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在新基建大力推进下,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哪些最新进展?后疫情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在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上,来自全球人工智能领域550多位企业家和专家线上相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新趋势。人工智能加速产业化,与5G的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成熟,新技术正在加速拥抱各行各业,涌现出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海量应用。”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上,华为公司副董事长陶景文分析,随着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大量应用,到2025年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其中信息通信行业市场规模约5万亿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超6万亿元。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得益于不断拓展的应用场景和加速推进的技术融合。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看来,人工智能早已从核心技术算法创新的关键时期进入到如今的大规模应用阶段,其中的关键取决于它能否解决社会刚需。“应该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已从早期的电商、金融等行业拓展到教育、医疗、司法、城市建设等领域,赋能行业发展。”刘庆峰以司法领域为例,在上海,人工智能刑事案件辅助审判系统已在常态化使用,覆盖102类刑事案件罪名。“利用人工智能自动校验,防止冤假错案,目前已累计完成案件超10万件,并逐步进入民事和商事领域。”广度在拓展,深度也在延伸。“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重复、海量、复杂的场景,识别了企业68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并进行规模推广。”陶景文说,目前人工智能应用已细化到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如在远程交付上,实现了一分钟自动生产合同草案,智能解析140个国家90多个类别的合同,大大提升了合作效率。另一方面,5G与AI的融合,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正在迈入由AI和5G驱动的智能云连接的新时代,万物都将被连接到云端,以更可靠的方式实现互联。”美国高通公司总裁安蒙分析,5G大连接高速率低延时的特性,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基础,不仅能处理多终端海量数据,还能做到实时分析,促进自动化水平。事实上,5G与AI的联袂出演,已在制造业落地生根。陶景文介绍,在洛阳一家钼矿厂,通过接入5G和人工智能技术,无人驾驶、远程控制替代了原有的大型矿车深入矿区采矿,从而实现了采矿零伤亡。在安蒙看来,除了制造业外,5G与AI将赋能交通运输业、零售业,甚至教育、医疗卫生等细分领域,加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同时释放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行业的更大潜力。加快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非常时期见非常之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冲击,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表现突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将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是大家最关心的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京东智联云总裁周博文看来,新基建的核心是打通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实现物理世界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在目前新基建的几大技术领域中,5G、大数据、云计算等基础技术更多地推动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进程。要实现更高层次的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必需。”新基建开启智能新时代,必将加快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从产业发展来看,上海市副市长汤志平介绍,目前上海已聚集超过1100家行业重点企业,人工智能产业规上产值超过1400亿元,聚集10万产业人才,成为全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领先地区之一。“下一步将充分发挥超大城市丰富场景的优势,为人们提供交通、医疗、教育、文娱等各方面智慧社会体验。”从技术融合来看,中国移动总经理董昕指出,中国移动正在加快5G网络建设来夯实5G+AI融合发展基础,目前已建成超14万个5G基站,在超过50个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随着5G网络建设的提速与云、边、端等基础设施协同,将有效促进万物互联和数据汇集,大大降低AI使用的门槛,全面推动AI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新基建带来新风口,应该如何更好抓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将带来大量高新科技人才缺口,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人才将成为新赛道。”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周剑提出,目前公司已在积极探索,推出相关解决方案,包括课程、竞赛、师资培训、空间建设、科创云平台,并在多个城市的近2000所学校落地,帮助老师、学生学习人工智能,推动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也要更好促进数据开放共享。陶景文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纵深发展,应在有效尊重和保护企业、个人数据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合理的开源开放,加强数据流动,通过加强相关行业立法和标准建设,建设基于共识的数据交换空间,促进数据的合理使用,从而激发人工智能的更大潜能。“像过往的许多新技术一样,人工智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算法的丰富和投资的增加,突破早期的学习成本,加速在各个行业部署。”IBM大中华区集团董事长陈黎明认为,疫情背景下,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速度,人工智能已成为一个企业难以回避的选项。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说,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也带来新的机遇,人工智能在抗疫中得到深度应用。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是国家交给上海的重任。经过两年多努力,上海在一些方面已形成先发优势。他表示,上海将培育壮大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为重点的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提高以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智能软件为重点的产业基础能力。到2025年,AI核心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