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时的恽代英
“欲救国家,惟有力行二字”。恽代英(1895—1931),原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昌,“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青年的杰出领袖,党内著名的理论家。
恽代英自学生时代起就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5月,党组织派恽代英到任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和中共党团干事,以加强黄埔军校共产党的力量,次年1月又派往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任政治总教官。
广州黄埔军校时期的恽代英
恽代英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被蒋介石认为是所谓的“黄埔四凶”之一。“黄埔四凶”是黄埔军校右派分子攻击左派里著名的四位教官:邓演达、恽代英、高语罕和张治中,他们在当时是富有极大爱国热情的教官。
恽代英到任后,黄埔军校第四期已经开学,第五期入伍生继续入学,这是该校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并进行全校改组时招收的第一批学生。恽代英作为学校的政治主任教官,深深感到了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他同政治部副主任熊雄等研究后,成立了中共特别委员会,即中共党团,恽代英任书记,熊雄、聂荣臻、陈赓、饶来杰为委员。恽代英凭着自己的党性,依靠黄埔军校中共党团作核心,坚守着黄埔这块重要阵地。
黄埔军校里左派和右派的斗争十分激烈。恽代英联合萧楚女、聂荣臻、陈赓等人,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恽代英一直发展革命力量,争取进步学生加入共产党,并支持周逸群等人在军校组建青年军人联合会,坚决同蒋介石扶植的孙文主义学会作斗争,极大地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对黄埔军校的领导。在与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中,恽代英尤其注重团结国民党左派力量。他高度赞扬廖仲恺为农工奋斗的精神,肯定其对革命事业特别是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贡献,呼吁黄埔学生牢记“农工兵大联合”的信条,为“党与农工的利益”而奋斗。
蒋介石企图用军校高级馆员“吃小灶”等优厚待遇来诱惑、拉拢恽代英。副官每次送饭时,都送一份小灶给恽代英,以示垂爱。但恽代英坚持与广大师生一起吃大灶,并对蒋介石说:“只要蒋校长拥护总理的三民主义,我是支持你的;但是,你如果哪一天背叛总理的三民主义,我就要反对你!”
充实政治部。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开创了军队政治工作的先河,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提供了经验,培养和造就了人才。恽代英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与周恩来、萧楚女、熊雄等共产党人一道,逐渐改变了黄埔军校政治部“空架子”的局面,努力推进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建设。恽代英与熊雄等人商量,继续调整、扩大政治部组织机构。政治部内设总务(分设财务、事务两股)、宣传(内设发行、编纂、政治三股)、党务(分设组织、调查统计两股)三科,全部职员已达70多人,聘定专任政治教员十几人,另临时政治教官也有十几人。此外,黄埔军校政治部设有编译委员会、政治指导委员会(1926年8月),另有俱乐部、图书馆、书报流通所等。由原来的《壁报》发展为《黄埔日刊》,作为政治部主要的言论机关报。其中,《致政治教官公函》详细地记录了恽代英制定的教学规定和这期学生的有关情况,反映了恽代英作为主任教官所尽的职责、教学方式以及加强管理、严肃纪律等措施。政治部根据军校的组织条例,制定了《政治部服务细则》,规定了工作的宗旨和各级职员的职责、权限。从此,政治部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成为全校具有特色的一个重要部门。
增设政治科。黄埔军校前三期有步兵、炮兵、辎重、工兵、宪兵等科,但没有政治科(第三期办学中途,曾主办政治训练班)。军校改组时,将国民革命军所办的军事学校合并于黄埔军校。因此,军校增设政治科,招收第四期入伍生中有500人为政治科,约占全校学生人数的五分之一,犹如在军校内增设了一个二级政治学院。政治科学生编入政治大队,直属军校政治部管理,下设三个队。因此,政治科迫切需要恽代英等这样的优秀政治教官。在广州黄埔军校期间,恽代英主要负责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政治科,这是他的工作重点。从这个科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可以去做党代表,多数是连级的,也有营、团、师一级的党代表、师政治部主任。步、炮、工、辎四科中,除了军事知识、军事训练以外的政治课程、政治教育工作也由恽代英负责。另外还有入伍生部两个团将近4000人的政治教育工作。
修正政治教育大纲。1926年11月15日,黄埔军校举行第五期学生开学典礼,第六期入伍生相继入校编队。对此,同年10月,恽代英起草了《修正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育大纲草案》,规定了10条政治训练条件,“一、彻底了解他自己的责任,是要能够担负责任使一切已经与国民相结合的武力,渐进而成为真正的国民之武力。二、使学生彻底了解军队中政治工作的重要”。恽代英深切提出了政治工作与军事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党纪与军纪的重要性,“使学生彻底了解纪律是造成统一集中的力量所必要的。一个革命党员要为革命的利益牺牲所有的个人自由……若是主张个人的自由,不肯遵从党章与军纪,便是叛党叛军的行为”。
编写政治教材。在黄埔军校工作时,在周恩来军事政治思想的基础上,恽代英积极为其政治教育工作拟定规程、编著教材,《国民革命》就是他编著的讲义之一。同时,恽代英注意到军队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严峻形势,针对当时诸如党对军队的领导弱化、军队纪律涣散、战斗力薄弱等问题,撰写了《政治学概论》《党纪与军纪》《纪律》《廖仲恺与黄埔军校》《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方法》等一系列文章,围绕军队的目的、纪律建设及政治工作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政治思想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除了编写讲义,恽代英还凭借主编《中国青年》的经验,继续采用答复读者的方式,配合《黄埔日刊》开设的《政治问答》栏目,为黄埔军校学生解疑释惑,积极引导,努力满足学生渴望求知的需求。后来黄埔军校政治部编印了《政治问答集》(1927年1月出版)收集这些问答,其中一大半内容均是恽代英作答的。
讲授政治课程。恽代英在黄埔军校先后讲授的课程有社会发展史、社会问题、帝国主义侵华史、国际政治、政治常识。恽代英讲的各门课程,不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知识丰富,连蒋介石也无法反对,而且通俗浅显、幽默生动、鼓动性强,学生们非常爱听。因为教室里容不下那么多人,恽代英经常在操场上讲课,中间放一张桌子,学生在四周围着,他在桌子上一站,双目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学生,语调有时低沉有时高亢,不时有力挥动着手臂。恽代英以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判断、精辟的见解、流畅的文笔、热情的演讲赢得了黄埔军校众多学生的喜爱。恽代英与黄埔军校中的中共党员、共青团的学生关系密切,多次专门为他们讲解、分析现实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在恽代英等人的努力下,“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制度,以后逐步推广到广州革命政府统辖的其他军队中”。1926年8月,恽代英以政治主任教官身份写了《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学录序》:“中国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黄埔’,青年几乎没有人不希冀能够做一个‘黄埔’的学生。‘黄埔’是新中国的建造者,‘黄埔’的学生人人都预备牺牲他们的精力生命,为被压迫的中国四万万人杀开一条血路。”恽代英向他们提出了殷切期望:“我们各人努力自爱,忠实尽瘁于国民革命之一途,切不可有一个人有一个时候,因为私利或意气或其他种种关系,做了一点玷污革命,玷污黄埔精神的事情。”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时期的恽代英
1926年10月,随着北伐军攻克武昌,革命的中心从广东逐渐转移到湖北武汉。为了革命的发展,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派出许多同志到军校工作,其中就包括恽代英。
革命的大本营。1927年1月,恽代英到武汉,担任校常务委员会委员兼政治总教官。他招收了大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青年,使这所学校变成“革命的大本营”。恽代英在军校内实行政治训练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教育方针,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和政治人才,为中国共产党后来领导武装斗争、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怀成立女生队。黄埔军校以往只招收男生,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招收了黄埔军校史上唯一的一期女生——被列为黄埔军校第6期。2月12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兵团在武昌两湖书院旧址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恽代英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招收了183名女生,这在中国革命史上有重大的意义。中国的妇女,历来受着深重的压迫,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她们是男人的附属品,没有一点权力。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惊醒了中华民族,也惊醒了广大妇女。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妇女们正在认识和寻求解放的真理和道路,而你们女生队的同学是中国妇女的先锋,是中国妇女的榜样。在中国革命事业中,你们要和男同学一样,严格要求自己,遇到困难不要后退,在革命的熔炉中不断锤炼自己,努力完成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及一切封建势力的任务。”恽代英对女生队的培养和教育给予了特别的关怀,他直接领导女生队的共产党支部,出席女生队党支部会议,参加党支部对女生队的政治教育、军事训练、学生思想工作的讨论。在恽代英的亲自关怀下成立的军校女生队,培养出了以赵一曼为代表的现代中国第一批女兵。
思想政治教育。武汉分校实行三操两讲制。恽代英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教育。政治课有《共产主义ABC》《社会主义史》《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国际职工运动》《中国农民问题》等,还专为女生队开设了《妇女解放运动》《世界妇女运动史》。恽代英给学生讲工农运动、学生运动、无产阶级历史地位、共产党的作用、北伐战争的形式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等。恽代英要求指导员们辅导时联系形势和学生的思想,不要照本宣科,要求他们根据教学大纲,参阅《向导》《中国青年》等刊物上的文章,编写辅导材料,由他审核、修改。恽代英在政治教官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了10项改革或准备改革的措施,其中就有:教官上课时多留时间,以便学生提问或发表意见;学生须实际参加政治工作和群众运动;每星期至少请中央委员或名流到校演讲一次等。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和郭沫若等都曾到武汉军校作报告、讲课。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教导团,但是在恽代英和叶剑英等人的努力下,这支革命力量得以保存,并在不久后作为主力部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
黄埔军校时期恽代英的军事政治思想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内最早认识到武装斗争重要性的领导者之一。在黄埔军校期间,恽代英系统地形成了自己的军事思想。恽代英认为,军队中的政治工作特别重要,“只有借政治工作阐明本党的学说与主张,养成士兵确定革命观点,方可以保证军队统一与为主义奋勇作战的革命精神”。
关于党与军队。恽代英明确指出:“所谓党高于一切,是说军队不能违背党的主义。”恽代英高度重视“党的主义”的地位,提出了“在党军中间,党高于一切”的根本原则,要求广大军官士兵牢记“党军是要‘为主义’‘作战’的。不‘为主义’,或者是不能‘作战’,都同样是有负党军的责任,都同样有负于党,有负于全国瞩望我们的被压迫的劳苦工农”。在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恽代英提出“党军”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第一,“要明了而服从党的主义”;第二,“要能够有充分作战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称得上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因此,他希望黄埔军校每一个学生,都要像廖仲恺所说的那样“只认得党,只记得革命”。恽代英还强调,军队要成为农工运动的坚强后援,必须通过军民结合的方式。只有这样,广大工农群众才会成为军队力量的不竭源泉。
关于党纪与军纪。来军校前,恽代英就在黄埔军校出版的刊物《黄埔潮》中公开阐述了他的治军观点:一是科学阐明党和军队的关系,“在党军中间,党高于一切”;二是在强调党纪的同时,重视军纪。恽代英认为,党纪和军纪是统一于军队建设的,“党纪是要保障革命的军纪,决不是来破坏这种军纪的。”“破坏军纪,便是破坏我们革命党的作战势力,便是破坏党。”1926年8月5日,在北伐军出征后,为巩固后方,恽代英还专门写了《纪律》一文,论述了革命纪律的重要性,要“用严格的纪律建造起我们的铜墙铁壁,剔除一切不守纪律的分子”。
关于政治工作的具体方法。恽代英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从事政治工作的具体方法,即要摆正政治工作的地位,要善于和军事干部合作,要谨慎应付环境,要讲究政治工作的实效。针对军队政治工作的复杂形势,恽代英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不要夸大政治工作的地位”;二是“要认清军队的官长是怎样的人”;三是“要谨慎应付环境”;四是“宣传不可太着实际”。恽代英在黄埔军校定期举行政治讨论会,对各种政治问题自由讨论、自由发表意见。他还设置了一个政治问答箱,学生们遇到疑难问题可以随时写条子投到箱子里,请政治教官解答,答题在《黄埔日刊》上发表。
关于政治工作人才的培养。恽代英在《修正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育大纲草案》中强调政治大队的培养目标,就是养成一批“在军队中做政治工作的人才,如党代表、政治指导员及政治部工作人员”。恽代英尤其强调军队政治工作人员的责任担当,提出了军队政治工作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引导军官士兵正确认识三民主义,以此保障“我们的军队永远站在革命的战线上,为本党的主义奋斗到底”;二是顾全大局、注意方法,让军官士兵乐于接受思想理论的宣传。
恽代英关于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对黄埔军校的领导、提高军队思想觉悟、增强革命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确定“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军民结合”等原则积累了经验。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离开黄埔军校后,恽代英先后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30年5月6日,恽代英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恽代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他对狱友说:“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只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在南京就义,时年36岁。
(作者单位:常州三杰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