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党史博览
通道转兵纪念馆里一盏见证军民鱼水情的马灯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汤集安 发布时间:2024-04-29 10:44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在湖南怀化的通道转兵纪念馆,存放着一盏马灯。灯罩布满烟熏的痕迹,灯芯仅存燃后的余烬。在众多的馆陈物品中,这盏马灯并不起眼,然而,它却见证了90年前一段温暖的军民鱼水情,成为侗乡百姓心中不灭的明灯。


  这盏马灯的捐赠者是湖南通道县芋头侗寨的村民杨正益。杨正益虽已80岁高龄,但每每遇上来村里观光的游客,这位侗族老人总会向他们深情讲述马灯与他父亲杨再能的故事。


  1934年12月11日,红军占领湖南通道县城。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通道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红军行动方向问题。经过激烈争论,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放弃从通道北上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芋头侗寨就处在中革军委二纵队等部队西进贵州的路上。眼见部队要来,当时不明情况的村民都吓得躲到山上去了,只有一个叫杨再能的侗族小伙留在寨里。


  杨再能发现红军进寨后,不仅不拿村民一针一线,还主动帮村民打扫院子、整理柴垛。即便用点米、用点柴,他们也会留下银元。他意识到红军是不一样的队伍,于是主动帮红军挑担子、带路。


  从芋头侗寨去贵州,挑担的红军战士要翻过海拔1000多米的太平山。山虽然不算太高,但雄奇险峻,仅有一条石径小路可攀,号称“绝壁横天险”。熟悉山路的杨再能主动要了一副担子挑上,与战士们一道爬坡过坎,一直把红军部队送到了10多公里外的贵州边界。


  杨正益讲,当时正值寒冬,父亲准备回寨时天已漆黑,山陡路险,红军首长很不放心,硬塞给他一盏马灯,还送给他一些防身物件,再三叮嘱他走路小心。


  寒冬生暖意,微光抚人心。马灯泛着橙色微光,照亮了杨再能回家的路,也在侗乡人民心中“播种”了信任。见杨再能安全返回,又听他说红军是支好部队,原本上山躲藏的村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纷纷回到了寨子里。后来,当得知又有部队需要人带路,杨再能二话不说,拿上红军送的这盏马灯,挑上担子,再次引导红军顺利走出太平山。


  从那以后,杨再能念念不忘红军。他加入了红军的宣传小分队,在村寨各处鼓励群众踊跃参军。当地不少侗族年轻人在杨再能的影响下都加入了红军。杨正益说,他12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临终前,父亲把红军送的那盏马灯交给他,希望他将来能入伍当兵,做红军传人。


  从小听父亲讲“小马灯”故事长大的杨正益,内心早已萌生了当兵的念头。17岁时,他在湖南衡阳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迫击炮手。5年后,杨正益退伍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教师。课堂上,他经常向学生讲述红军故事,教唱红军歌曲。在杨正益的言传身教下,儿子杨标也在18岁参军入伍,成为杨家第二代军人。服役期间,杨标还被评为“优秀士兵”。杨正益说,等孙子长大了,也鼓励他参军入伍,报效国家。


  如今的芋头侗寨已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选地,那条红军曾走过的泥泞小路已是被鲜花簇拥的“花街古道”。街边一栋干栏式吊脚楼便是杨正益的家。1973年,杨正益把珍藏多年的马灯捐献给国家。他拍了一张马灯的照片,用相框装裱好,悬挂在家中,留作纪念。这盏马灯照亮过历史的夜空,也在杨正益和后代子孙心中长放光明。也许当年送马灯的红军从未回过侗乡,但他们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精神,随着马灯一起代代相传,温暖着侗乡百姓的心。(汤集安)


责任编辑:何莹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通道转兵纪念馆里一盏见证军民鱼水情的马灯
来源:解放军报 2024-04-29 10:44:05
      在湖南怀化的通道转兵纪念馆,存放着一盏马灯。灯罩布满烟熏的痕迹,灯芯仅存燃后的余烬。在众多的馆陈物品中,这盏马灯并不起眼,然而,它却见证了90年前一段温暖的军民鱼水情,成为侗乡百姓心中不灭的明灯。这盏马灯的捐赠者是湖南通道县芋头侗寨的村民杨正益。杨正益虽已80岁高龄,但每每遇上来村里观光的游客,这位侗族老人总会向他们深情讲述马灯与他父亲杨再能的故事。1934年12月11日,红军占领湖南通道县城。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通道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红军行动方向问题。经过激烈争论,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放弃从通道北上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芋头侗寨就处在中革军委二纵队等部队西进贵州的路上。眼见部队要来,当时不明情况的村民都吓得躲到山上去了,只有一个叫杨再能的侗族小伙留在寨里。杨再能发现红军进寨后,不仅不拿村民一针一线,还主动帮村民打扫院子、整理柴垛。即便用点米、用点柴,他们也会留下银元。他意识到红军是不一样的队伍,于是主动帮红军挑担子、带路。从芋头侗寨去贵州,挑担的红军战士要翻过海拔1000多米的太平山。山虽然不算太高,但雄奇险峻,仅有一条石径小路可攀,号称“绝壁横天险”。熟悉山路的杨再能主动要了一副担子挑上,与战士们一道爬坡过坎,一直把红军部队送到了10多公里外的贵州边界。杨正益讲,当时正值寒冬,父亲准备回寨时天已漆黑,山陡路险,红军首长很不放心,硬塞给他一盏马灯,还送给他一些防身物件,再三叮嘱他走路小心。寒冬生暖意,微光抚人心。马灯泛着橙色微光,照亮了杨再能回家的路,也在侗乡人民心中“播种”了信任。见杨再能安全返回,又听他说红军是支好部队,原本上山躲藏的村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纷纷回到了寨子里。后来,当得知又有部队需要人带路,杨再能二话不说,拿上红军送的这盏马灯,挑上担子,再次引导红军顺利走出太平山。从那以后,杨再能念念不忘红军。他加入了红军的宣传小分队,在村寨各处鼓励群众踊跃参军。当地不少侗族年轻人在杨再能的影响下都加入了红军。杨正益说,他12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临终前,父亲把红军送的那盏马灯交给他,希望他将来能入伍当兵,做红军传人。从小听父亲讲“小马灯”故事长大的杨正益,内心早已萌生了当兵的念头。17岁时,他在湖南衡阳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迫击炮手。5年后,杨正益退伍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教师。课堂上,他经常向学生讲述红军故事,教唱红军歌曲。在杨正益的言传身教下,儿子杨标也在18岁参军入伍,成为杨家第二代军人。服役期间,杨标还被评为“优秀士兵”。杨正益说,等孙子长大了,也鼓励他参军入伍,报效国家。如今的芋头侗寨已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选地,那条红军曾走过的泥泞小路已是被鲜花簇拥的“花街古道”。街边一栋干栏式吊脚楼便是杨正益的家。1973年,杨正益把珍藏多年的马灯捐献给国家。他拍了一张马灯的照片,用相框装裱好,悬挂在家中,留作纪念。这盏马灯照亮过历史的夜空,也在杨正益和后代子孙心中长放光明。也许当年送马灯的红军从未回过侗乡,但他们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精神,随着马灯一起代代相传,温暖着侗乡百姓的心。(汤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