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党史博览
八路军三战甲子山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王临红 发布时间:2024-04-26 08:45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b075953567b68bd43896710ab4fcbdbb.jpg

  整装待发的八路军山东部队指战员


  1942年8月3日,国民党军第五十七军第一一一师脱离国民党顽固派,接受共产党领导,2700余名官兵回归人民怀抱。然而,原该师三三一旅个别反动军官,在八路军部队换防尚未赶到时,纠集溃兵,勾结土顽,抢占甲子山区,妄图继续与抗日军民为敌。


  为了巩固滨海抗日根据地,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领导驻滨海抗日根据地军民,连续发起了3次反顽战役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收复了甲子山区。


  一一一师毅然举义


  甲子山位于山东省莒南、日照交界处,海拔480米,山势险峻。该地位于日(照)莒(县)公路以南,东濒黄海沿岸,南望滨海平原,西接沂蒙山区,北达胶济铁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抗战时期,东北军一一一师驻扎在这里,距离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机关仅二三十里。


  东北军一直是八路军的主要团结对象,过去与八路军基本上友好相处,但在蒋介石发动“反共高潮”后,其内部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分化明显、斗争尖锐。1942年夏,国民党顽固派阴谋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企图杀害中共特别党员、一一一师三三三旅代旅长万毅。身患重病的一一一师师长、抗日爱国将领常恩多(中共特别党员),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妥协投降反共政策极为不满,在弥留之际毅然决定率部脱离国民党军队,并留下遗嘱,令全师官兵在其去世后,“务要追随郭维城,贯彻张学良主张,以达到抗日锄奸之大欲”。8月2日,万毅进入滨海抗日根据地。3日,常恩多、郭维城在甲子山区址坊村召开团以上军官会议,宣告一一一师脱离国民党军,改称东北挺进军,郭维城受常恩多委托,掌握部队。


  8月5日,中共山东分局召开紧急会议,听取万毅等汇报,表示支持他们的行动,并即刻派万毅返回该师,协助常恩多、郭维城掌握稳定队伍。9日晨,常恩多病逝。面对复杂局势,郭维城接受中共山东分局提出的建议,取消“东北挺进军”番号,仍然用一一一师番号。万毅、郭维城为副师长,郭维城兼政治部主任,率领部队进入抗日根据地整训。


  一战甲子山


  一一一师举义后,该师部分顽固派军官逃离队伍,纠集溃兵,勾结日照顽军李延修部及国民党游击独立第七支队朱信斋部抢占甲子山区,抢修工事,加固堡垒,伺机与日军接触,妄图长期与抗日军民为敌。1942年8月6日至13日,他们先后占领了黄墩、浮棚山、址坊、东上涧及甲子山主阵地,并加修原有工事。


  为巩固滨海抗日根据地,发展抗日救国力量,八路军山东部队乘顽军立足未稳,组织部队发起了第一次甲子山反顽战役。


  14日夜,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四团首先攻占了大小青山,二旅六团和独立旅一团迅速抢占了蒲汪、滩井,撕开了顽军甲子山防线的缺口。一一五师教二旅六团从50公里外冒着滂沱大雨赶到指定地点,在进行作战动员后,立即投入战斗。该团指战员一鼓作气攻占了东上涧、草岭前两村庄,歼顽军朱信斋部一个连。天将破晓,该团利用浓雾隐蔽接近顽军,乘势突破了三皇山和陡山河一线高地。


  17日夜,八路军讨顽各部队分别从西北、西南两面向甲子山顽军发起攻击。经一夜激战,一一五师教二旅六团占领了三六零(8.080,-0.12,-1.46%)、四五零、五六零等高地,毙伤顽军300余人,并打退了顽军3次反扑。与此同时,原一一一师独立旅一团也从正北面突破甲子山中腰地段至李家官庄及周围高地,消灭顽军一部,与一一五师教二旅六团会合后立即向东扩大战果,最后攻占了甲子山主峰。


  18日,顽军全线崩溃,分头向北逃窜,八路军各部立即展开追击、截击。山东军区二旅六团在蒲汪一带将顽军一个营包围并歼灭。19日8时,一一五师教二旅六团及独立旅一团也在莒日公路边沿的高山头附近截住顽军2个营。顽军仓皇迎战,被消灭大部,残部向日莒公路以北溃逃。至此,甲子山区被八路军收复。


  此次战斗,共毙伤国民党顽固派军队500余人,俘650余人,缴获轻机枪5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战后,除山东军区二旅六团留在甲子山区开辟根据地外,其他部队分别返回原驻地。


  二战甲子山


  1942年10月,原一一一师部分顽固派官兵再次联合朱信斋、李延修等部,乘滨海抗日根据地军民全力对抗日伪的“扫荡”之机,兵分两路向驻甲子山区的八路军偷袭,企图重新占领甲子山区。顽军一部由西向东,攻占了薛庆、文疃、草岭前等地,向浮棚山逼进;另一部则由北向南,攻占了官庄、黄墩、崔家沟、滩井等地,逼近了甲子山主阵地。


  12日,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六团,在甲子山、浮棚山等阵地,与偷袭的顽军展开激战,四团与五团从三皇山、上涧连续向顽军发起攻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二旅四团赶来增援,掩护山东纵队二旅六团撤至蒲汪阵地。


  14日,八路军集中教二旅四团及滨海军分区部队,向薛庆、草岭前的顽军发起攻击,双方进行大小战斗20余次,八路军毙伤顽军300人。


  18日,因日本侵略军“扫荡”滨海地区,为全力组织反“扫荡”斗争,八路军主动撤出阵地,顽军乘机重占甲子山区。


  三战甲子山


  随着滨海抗日军民反冬季“扫荡”斗争逐步取得胜利,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决定发起第三次甲子山战役。甲子山附近的各抗日民主县政府也组织了数千名民兵赶来支前。


  12月16日下午,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军区在莒南县坪上召开作战会议。会议经过研究决定,调一一五师教五旅、教二旅六团、山纵二旅五团、山纵二旅六团、滨海军分区独立团、抗大一分校、新一一一师共1万余人,组成西、北、南和迂回四路纵队向敌进攻,教五旅担任主攻任务。


  17日晚10时,第三次甲子山讨顽战役打响。西路的教二旅六团、五团分两路出击——六团迅速攻占了东璇子,俘敌80余人,缴获步枪60余支,随后向址坊和灯笼山发起进攻。五团迅速攻占三皇山,切断顽军向西突围之路。在北路,山纵二旅六团控制了浮棚山、云顶山、蒲汪等地,并将由粮山口南援的顽军朱信斋部击溃。新一一一师、滨海独立团等部在万毅指挥下迂回到甲子山东,直取南、北垛,再克赵家峪、刘家彩等顽军阵地。南路教五旅十三团攻占石场村东大碉堡,二营从东南方向攻击朱芦,并击溃由朱芦增援石场的顽军。十三团从正面进攻顽军主阵地。顽军企图做垂死挣扎。他们一面收缩兵力、控制要点;一面调集1300多人向十三团拼死反扑。十三团坚守既得阵地,连续打退了敌人的5次冲锋,毙伤敌300余人。教五旅决定由旅特务连和十三团一部向丈山进攻。


  天亮后,教五旅攻击部队刚进入作战阵地,罗荣桓、朱瑞、陈光等人亲临指挥。经过激战,教五旅逐步把敌人紧紧围在甲子山南麓南北长5000米、东西宽不到2500米的狭窄地带,并实行工程作业,步步逼近敌人阵地。顽军发起3次反扑,均被打退。26日,顽军800余人由路北南援,被教五旅击溃。顽军在八路军的久围之下,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士气颓丧,军心浮动。12月30日晚,顽军残部分两路突围,在八路军前后截击下均被消灭。至此,第三次甲子山反顽战役胜利结束。


  经过14天的激战,八路军共毙伤顽军1000余人,活捉1137人;缴获步枪485支,短枪18支,轻重机枪22挺,迫击炮3门,战马34匹。甲子山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滨海区的局面,为后来开辟滨北地区,打通滨海与胶东区的联系,创造了条件。(王临红)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城县政协)


责任编辑:何莹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八路军三战甲子山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4-04-26 08:45:58
      整装待发的八路军山东部队指战员1942年8月3日,国民党军第五十七军第一一一师脱离国民党顽固派,接受共产党领导,2700余名官兵回归人民怀抱。然而,原该师三三一旅个别反动军官,在八路军部队换防尚未赶到时,纠集溃兵,勾结土顽,抢占甲子山区,妄图继续与抗日军民为敌。为了巩固滨海抗日根据地,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领导驻滨海抗日根据地军民,连续发起了3次反顽战役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收复了甲子山区。一一一师毅然举义甲子山位于山东省莒南、日照交界处,海拔480米,山势险峻。该地位于日(照)莒(县)公路以南,东濒黄海沿岸,南望滨海平原,西接沂蒙山区,北达胶济铁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抗战时期,东北军一一一师驻扎在这里,距离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机关仅二三十里。东北军一直是八路军的主要团结对象,过去与八路军基本上友好相处,但在蒋介石发动“反共高潮”后,其内部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分化明显、斗争尖锐。1942年夏,国民党顽固派阴谋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企图杀害中共特别党员、一一一师三三三旅代旅长万毅。身患重病的一一一师师长、抗日爱国将领常恩多(中共特别党员),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妥协投降反共政策极为不满,在弥留之际毅然决定率部脱离国民党军队,并留下遗嘱,令全师官兵在其去世后,“务要追随郭维城,贯彻张学良主张,以达到抗日锄奸之大欲”。8月2日,万毅进入滨海抗日根据地。3日,常恩多、郭维城在甲子山区址坊村召开团以上军官会议,宣告一一一师脱离国民党军,改称东北挺进军,郭维城受常恩多委托,掌握部队。8月5日,中共山东分局召开紧急会议,听取万毅等汇报,表示支持他们的行动,并即刻派万毅返回该师,协助常恩多、郭维城掌握稳定队伍。9日晨,常恩多病逝。面对复杂局势,郭维城接受中共山东分局提出的建议,取消“东北挺进军”番号,仍然用一一一师番号。万毅、郭维城为副师长,郭维城兼政治部主任,率领部队进入抗日根据地整训。一战甲子山一一一师举义后,该师部分顽固派军官逃离队伍,纠集溃兵,勾结日照顽军李延修部及国民党游击独立第七支队朱信斋部抢占甲子山区,抢修工事,加固堡垒,伺机与日军接触,妄图长期与抗日军民为敌。1942年8月6日至13日,他们先后占领了黄墩、浮棚山、址坊、东上涧及甲子山主阵地,并加修原有工事。为巩固滨海抗日根据地,发展抗日救国力量,八路军山东部队乘顽军立足未稳,组织部队发起了第一次甲子山反顽战役。14日夜,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四团首先攻占了大小青山,二旅六团和独立旅一团迅速抢占了蒲汪、滩井,撕开了顽军甲子山防线的缺口。一一五师教二旅六团从50公里外冒着滂沱大雨赶到指定地点,在进行作战动员后,立即投入战斗。该团指战员一鼓作气攻占了东上涧、草岭前两村庄,歼顽军朱信斋部一个连。天将破晓,该团利用浓雾隐蔽接近顽军,乘势突破了三皇山和陡山河一线高地。17日夜,八路军讨顽各部队分别从西北、西南两面向甲子山顽军发起攻击。经一夜激战,一一五师教二旅六团占领了三六零(8.080,-0.12,-1.46%)、四五零、五六零等高地,毙伤顽军300余人,并打退了顽军3次反扑。与此同时,原一一一师独立旅一团也从正北面突破甲子山中腰地段至李家官庄及周围高地,消灭顽军一部,与一一五师教二旅六团会合后立即向东扩大战果,最后攻占了甲子山主峰。18日,顽军全线崩溃,分头向北逃窜,八路军各部立即展开追击、截击。山东军区二旅六团在蒲汪一带将顽军一个营包围并歼灭。19日8时,一一五师教二旅六团及独立旅一团也在莒日公路边沿的高山头附近截住顽军2个营。顽军仓皇迎战,被消灭大部,残部向日莒公路以北溃逃。至此,甲子山区被八路军收复。此次战斗,共毙伤国民党顽固派军队500余人,俘650余人,缴获轻机枪5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战后,除山东军区二旅六团留在甲子山区开辟根据地外,其他部队分别返回原驻地。二战甲子山1942年10月,原一一一师部分顽固派官兵再次联合朱信斋、李延修等部,乘滨海抗日根据地军民全力对抗日伪的“扫荡”之机,兵分两路向驻甲子山区的八路军偷袭,企图重新占领甲子山区。顽军一部由西向东,攻占了薛庆、文疃、草岭前等地,向浮棚山逼进;另一部则由北向南,攻占了官庄、黄墩、崔家沟、滩井等地,逼近了甲子山主阵地。12日,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六团,在甲子山、浮棚山等阵地,与偷袭的顽军展开激战,四团与五团从三皇山、上涧连续向顽军发起攻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二旅四团赶来增援,掩护山东纵队二旅六团撤至蒲汪阵地。14日,八路军集中教二旅四团及滨海军分区部队,向薛庆、草岭前的顽军发起攻击,双方进行大小战斗20余次,八路军毙伤顽军300人。18日,因日本侵略军“扫荡”滨海地区,为全力组织反“扫荡”斗争,八路军主动撤出阵地,顽军乘机重占甲子山区。三战甲子山随着滨海抗日军民反冬季“扫荡”斗争逐步取得胜利,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决定发起第三次甲子山战役。甲子山附近的各抗日民主县政府也组织了数千名民兵赶来支前。12月16日下午,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军区在莒南县坪上召开作战会议。会议经过研究决定,调一一五师教五旅、教二旅六团、山纵二旅五团、山纵二旅六团、滨海军分区独立团、抗大一分校、新一一一师共1万余人,组成西、北、南和迂回四路纵队向敌进攻,教五旅担任主攻任务。17日晚10时,第三次甲子山讨顽战役打响。西路的教二旅六团、五团分两路出击——六团迅速攻占了东璇子,俘敌80余人,缴获步枪60余支,随后向址坊和灯笼山发起进攻。五团迅速攻占三皇山,切断顽军向西突围之路。在北路,山纵二旅六团控制了浮棚山、云顶山、蒲汪等地,并将由粮山口南援的顽军朱信斋部击溃。新一一一师、滨海独立团等部在万毅指挥下迂回到甲子山东,直取南、北垛,再克赵家峪、刘家彩等顽军阵地。南路教五旅十三团攻占石场村东大碉堡,二营从东南方向攻击朱芦,并击溃由朱芦增援石场的顽军。十三团从正面进攻顽军主阵地。顽军企图做垂死挣扎。他们一面收缩兵力、控制要点;一面调集1300多人向十三团拼死反扑。十三团坚守既得阵地,连续打退了敌人的5次冲锋,毙伤敌300余人。教五旅决定由旅特务连和十三团一部向丈山进攻。天亮后,教五旅攻击部队刚进入作战阵地,罗荣桓、朱瑞、陈光等人亲临指挥。经过激战,教五旅逐步把敌人紧紧围在甲子山南麓南北长5000米、东西宽不到2500米的狭窄地带,并实行工程作业,步步逼近敌人阵地。顽军发起3次反扑,均被打退。26日,顽军800余人由路北南援,被教五旅击溃。顽军在八路军的久围之下,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士气颓丧,军心浮动。12月30日晚,顽军残部分两路突围,在八路军前后截击下均被消灭。至此,第三次甲子山反顽战役胜利结束。经过14天的激战,八路军共毙伤顽军1000余人,活捉1137人;缴获步枪485支,短枪18支,轻重机枪22挺,迫击炮3门,战马34匹。甲子山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滨海区的局面,为后来开辟滨北地区,打通滨海与胶东区的联系,创造了条件。(王临红)(作者单位:河北省临城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