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党建智库
拴心赋能 轻装上阵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4-06-12 15:26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这几年,市里出台了很多社区工作者关爱激励举措,大家的干劲儿更足了,都在不断提升能力,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谈及工作上的变化,从事社区工作25年的广西北海市海城区北部湾社区党委书记张燕说。


  近些年来,北海市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聚焦社区工作者队伍力量不足、能力不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通过突出选优配强、强化培训赋能、完善激励保障等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全面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服务水平。


  严把选聘关口——


  突出实干实绩


  “我们根据区域面积、人口数量、社区规模等要素,精准核算各社区工作者缺口数,严把资格条件、严控岗位比例、严格选聘程序,为优化社区工作者素质结构注入新鲜血液。”北海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按照2000户以下居民的社区配备9—11名人员、2000—3000户居民的社区配备12—14名人员、3000户以上居民的社区配备不少于15名人员的标准,全市已配备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652名,社区工作力量不断壮大。


  北海市严把入口关,建立“区级统一招、街镇集中管、社区统筹用”工作机制,采取公开选聘、选任方式,突出实干实绩,注重从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基础好、服务本领强的本社区居民、退役军人、社区党建工作组织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组织员、网格员5类人群中选聘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实行凡进必审机制,对调整补选的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一律由区级部门联审把关。健全退出机制,明确对违纪违法、不履行岗位职责、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等6种情形设置解聘条件,从严抓好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确保选出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高、作风实、能力强、服务好。


  分层分类培训——


  全科社工全能服务


  近日,在参加全市组织的社区工作者业务培训后,广场东里社区党委书记陈元琳深有感触地说:“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的现身说法,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到谭屋小区一至六巷如何从‘三无’小区华丽变身为‘最美街巷’,给了我不少借鉴和启示,这样的培训越多越好。”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能力水平,北海市坚持实施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行动,从政治理论、专业训练、实践能力等方面,分层分类开展岗前培训、日常培训、示范培训和专门业务培训,每名社区工作者每年参加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针对新入职社区工作者,推行“导师帮带制”,由街道班子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导师,通过结对子方式,全覆盖对176名社区“小萌新”传经验、教方法、做示范,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角色,提升服务能力。针对社区经常遇到的低保申请、高龄补贴申领、出生证明办理等服务项目,由职能单位业务骨干结合案例进行讲解答疑,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全面推行全科社工培养机制,建立全岗通服务项目清单,依托“街巷先锋站”等实训基地,围绕党建知识、网格治理、矛盾调解等重点工作开办社区全科课堂,通过现场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促进社区工作者精通本岗、知晓他岗,实现从“专岗专能”向“全科全能”转变,达到“一人在岗、事项通办”。鼓励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强化自我培育,全市共有415人考取社工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职社区工作者达75.2%。


  完善激励保障——


  打通职业发展路径


  社区工作者扎根一线,联系群众最直接、服务群众最具体,任务重、压力大。为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活力,北海市坚持从政治激励、薪酬待遇等方面强化保障,畅通社区工作者晋升渠道,出台面向社区(村)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实施方案,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街道(乡镇)事业岗位和编制定向招聘、选聘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两委”成员和优秀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对表现特别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可优先吸纳进入街道领导班子,打通“社区工作者—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职业发展路径,让社区工作者有奔头、有甜头、有盼头。5年来,北海市事业单位定向招聘社区工作者、村干部累计29人。


  建立“三岗十八级”薪酬制度,参照岗位变动、工作年限、获得相应荣誉等综合因素,动态调整和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薪酬。据测算,实施专职化薪酬体系改革后,社区工作者人均增幅为20%。同时,全面落实“五险一金”及体检、年休假等待遇,规范退休返聘人员生活补贴,不断增强社区工作者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


  “我们通过有效举措让社区工作者进得优、留得住、有奔头,切实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壮大城市基层治理骨干力量,为加强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障。同时,持续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工作,让社区工作者把更多时间、精力用于服务居民群众。”北海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罗华英 王耀乾)


责任编辑:董硕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拴心赋能 轻装上阵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2024-06-12 15:26:06
      “这几年,市里出台了很多社区工作者关爱激励举措,大家的干劲儿更足了,都在不断提升能力,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谈及工作上的变化,从事社区工作25年的广西北海市海城区北部湾社区党委书记张燕说。近些年来,北海市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聚焦社区工作者队伍力量不足、能力不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通过突出选优配强、强化培训赋能、完善激励保障等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全面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服务水平。严把选聘关口——突出实干实绩“我们根据区域面积、人口数量、社区规模等要素,精准核算各社区工作者缺口数,严把资格条件、严控岗位比例、严格选聘程序,为优化社区工作者素质结构注入新鲜血液。”北海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按照2000户以下居民的社区配备9—11名人员、2000—3000户居民的社区配备12—14名人员、3000户以上居民的社区配备不少于15名人员的标准,全市已配备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652名,社区工作力量不断壮大。北海市严把入口关,建立“区级统一招、街镇集中管、社区统筹用”工作机制,采取公开选聘、选任方式,突出实干实绩,注重从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基础好、服务本领强的本社区居民、退役军人、社区党建工作组织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组织员、网格员5类人群中选聘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实行凡进必审机制,对调整补选的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一律由区级部门联审把关。健全退出机制,明确对违纪违法、不履行岗位职责、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等6种情形设置解聘条件,从严抓好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确保选出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高、作风实、能力强、服务好。分层分类培训——全科社工全能服务近日,在参加全市组织的社区工作者业务培训后,广场东里社区党委书记陈元琳深有感触地说:“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的现身说法,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到谭屋小区一至六巷如何从‘三无’小区华丽变身为‘最美街巷’,给了我不少借鉴和启示,这样的培训越多越好。”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能力水平,北海市坚持实施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行动,从政治理论、专业训练、实践能力等方面,分层分类开展岗前培训、日常培训、示范培训和专门业务培训,每名社区工作者每年参加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针对新入职社区工作者,推行“导师帮带制”,由街道班子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导师,通过结对子方式,全覆盖对176名社区“小萌新”传经验、教方法、做示范,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角色,提升服务能力。针对社区经常遇到的低保申请、高龄补贴申领、出生证明办理等服务项目,由职能单位业务骨干结合案例进行讲解答疑,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推行全科社工培养机制,建立全岗通服务项目清单,依托“街巷先锋站”等实训基地,围绕党建知识、网格治理、矛盾调解等重点工作开办社区全科课堂,通过现场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促进社区工作者精通本岗、知晓他岗,实现从“专岗专能”向“全科全能”转变,达到“一人在岗、事项通办”。鼓励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强化自我培育,全市共有415人考取社工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职社区工作者达75.2%。完善激励保障——打通职业发展路径社区工作者扎根一线,联系群众最直接、服务群众最具体,任务重、压力大。为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活力,北海市坚持从政治激励、薪酬待遇等方面强化保障,畅通社区工作者晋升渠道,出台面向社区(村)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实施方案,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街道(乡镇)事业岗位和编制定向招聘、选聘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两委”成员和优秀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对表现特别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可优先吸纳进入街道领导班子,打通“社区工作者—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职业发展路径,让社区工作者有奔头、有甜头、有盼头。5年来,北海市事业单位定向招聘社区工作者、村干部累计29人。建立“三岗十八级”薪酬制度,参照岗位变动、工作年限、获得相应荣誉等综合因素,动态调整和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薪酬。据测算,实施专职化薪酬体系改革后,社区工作者人均增幅为20%。同时,全面落实“五险一金”及体检、年休假等待遇,规范退休返聘人员生活补贴,不断增强社区工作者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我们通过有效举措让社区工作者进得优、留得住、有奔头,切实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壮大城市基层治理骨干力量,为加强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障。同时,持续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工作,让社区工作者把更多时间、精力用于服务居民群众。”北海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罗华英王耀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