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党建智库
学习党史,强国有我 | 刘华清与中国航母
    来源:人民日报出版社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22-07-03 16:15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航母梦的成真,离不开以刘华清将军为代表的高层决策者的科学规划。


刘华清1916年出生于湖北黄安,11岁开始参与革命工作,是个颇有资历的“红小鬼”,是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创作者之一。1954年至1958年他留学苏联,获得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本科学位。学成归国后,他被分配到海军旅顺基地,开始投入实际工作。当时的海军领导大多是从陆军调来的,虽然有丰富的作战和工作经验,但海军训练和管理的专业知识却比较缺乏。刘华清这样外文好又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将领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到改革开放之前,除了旅顺基地外他还曾在国防第七研究院(舰艇研究院)、第六机械工业部、国防科委等单位任职,对中国的国情、军情、海情有非常深入的了解。


中国海军起步较晚,武器装备受限于国内工业水平而发展较慢,各种舰艇老、旧、杂,1955年以来的海上斗争中起主要作用的都是中小型舰艇。1965年的“八·六”海战、东海“崇武以东”海战、1974年西沙自卫反击战等重要作战中,海军战士作战勇猛,击沉击伤敌人多艘大型舰艇,主要使用的护卫艇、反潜护卫艇和鱼雷快艇却都是小型舰艇。


中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海洋开发事业和海上斗争形势发展,中国海军需要面对的海上威胁和过去大不相同,要对付具有远战能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舰载航空兵,中国海军的实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现代战争中舰船需要空中掩护,没有航母和舰载机就无法到岸基飞机作战半径以外作战,要依靠短程岸基航空兵必须准备大量机场和飞机,不然一旦海上发生战事,只能望洋兴叹。海军有了航空母舰,海上机动作战编队的作战效能会大大提高,海军的质量就会发生大变化,有利于提高军威、国威。中国如果发展航母,不仅能用于解决争端和维护海洋权益等,平时还可以用于扩大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影响。发展航母已经成为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必要一步。


1980年5月访问美国时,美国军方安排刘华清等访美团参观了“小鹰”号航空母舰。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科技人员首次踏上航空母舰。“小鹰”号航空母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之一,也是美国最后一级常规动力航母,汇集了航空母舰80多年发展的精华。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刘华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后来说:“如果中国没有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参观过程中,年迈的刘华清将军踮着脚尖认真观察舰上装备、倾听美方人员讲解的一幕被照相机记录下来。这张照片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成为中国航母梦的重要注脚。


1982年,刘华清就任海军司令员,为中国拥有自己的航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他先后批准海军和工业部门的专家,去法国、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考察航空母舰;国防工业部门从俄罗斯聘请了航空母舰设计专家来华讲学,还引进了部分设计技术资料。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反复组织各种分析、论证、评估,使军内外很多领导和专家加深了对航空母舰和舰载机大系统工程的认识。


1987年3月31日,刘华清向总部机关汇报了关于海军装备规划中的两大问题:一是航母,一是核潜艇。这两个问题涉及海军核心力量的建设,是关键性问题,虽然花费多、研究难,但从长远看对国防建设是有利的。这两项装备不仅为了战时,平时也是威慑力量。刘华清设想,对航母的发展,“七五”开始论证,“八五”搞研究,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1998年中国出资从乌克兰购买了一艘尚未建成的废弃航母,正式按照刘华清将军描绘的蓝图走上航母发展之路。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于1983年开始建造,1988年11月25日下水。遭逢苏联解体,瓦良格号建造工程中断,船体由乌克兰共和国获得。但由于乌克兰经济情况不佳,无力继续建造,工程就此停工。所以这艘巨舰徒有其表,作为苏联的庞大遗产的一部分,从1991年11月开始被长时间遗弃在尼古拉耶夫市的海岸边。


苏联解体给中国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人们想,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东欧是跟苏联学的,中国也是跟苏联学的。现在苏联没了,东欧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会怎样呢?刘华清察觉到这种思想动向,在很多场合讲了信念问题。他说,社会主义信念是我们革命事业的精神支柱,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他反复告诉同志们,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状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管世界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把经济搞上去,并且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国就有希望,社会主义的大旗就倒不了。


20世纪90年代初还有一件大事震动全球,那就是海湾战争。这是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后的第一次高科技战争,高技术兵器发挥了重大效能。力量对比悬殊,战败国损失惨重。海湾战争所显示出的现代战争特点对中国的国防建设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时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刘华清提出,我们需要有危机意识,要有紧迫感,要研究学习国外的先进军事思想、战术技术和武器装备,现在就采取一些措施,以应付十年、二十年后可能发生的事,使我军立于不败之地。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刘华清卸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后退休。2002年,几经波折的瓦良格号运回中国国内。和瓦良格号一起交售给中国的还有30吨重、20多万张的设计图纸,此后中国加紧对航空母舰进行技术消化和改造。经过十年的继续建造,2012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宣布,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遗憾的是,刘华清将军最终没能等到中国航母下水的那一刻。他于2011年1月14日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摘自人民日报出版社《信仰的力量 : 共产党员的信仰故事》


责任编辑:吴昱审核:周益威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学习党史,强国有我 | 刘华清与中国航母
来源:人民日报出版社微信公号 2022-07-03 16:15:52
      航母梦的成真,离不开以刘华清将军为代表的高层决策者的科学规划。刘华清1916年出生于湖北黄安,11岁开始参与革命工作,是个颇有资历的“红小鬼”,是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创作者之一。1954年至1958年他留学苏联,获得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本科学位。学成归国后,他被分配到海军旅顺基地,开始投入实际工作。当时的海军领导大多是从陆军调来的,虽然有丰富的作战和工作经验,但海军训练和管理的专业知识却比较缺乏。刘华清这样外文好又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将领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到改革开放之前,除了旅顺基地外他还曾在国防第七研究院(舰艇研究院)、第六机械工业部、国防科委等单位任职,对中国的国情、军情、海情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中国海军起步较晚,武器装备受限于国内工业水平而发展较慢,各种舰艇老、旧、杂,1955年以来的海上斗争中起主要作用的都是中小型舰艇。1965年的“八·六”海战、东海“崇武以东”海战、1974年西沙自卫反击战等重要作战中,海军战士作战勇猛,击沉击伤敌人多艘大型舰艇,主要使用的护卫艇、反潜护卫艇和鱼雷快艇却都是小型舰艇。中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海洋开发事业和海上斗争形势发展,中国海军需要面对的海上威胁和过去大不相同,要对付具有远战能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舰载航空兵,中国海军的实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现代战争中舰船需要空中掩护,没有航母和舰载机就无法到岸基飞机作战半径以外作战,要依靠短程岸基航空兵必须准备大量机场和飞机,不然一旦海上发生战事,只能望洋兴叹。海军有了航空母舰,海上机动作战编队的作战效能会大大提高,海军的质量就会发生大变化,有利于提高军威、国威。中国如果发展航母,不仅能用于解决争端和维护海洋权益等,平时还可以用于扩大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影响。发展航母已经成为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必要一步。1980年5月访问美国时,美国军方安排刘华清等访美团参观了“小鹰”号航空母舰。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科技人员首次踏上航空母舰。“小鹰”号航空母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之一,也是美国最后一级常规动力航母,汇集了航空母舰80多年发展的精华。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刘华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后来说:“如果中国没有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参观过程中,年迈的刘华清将军踮着脚尖认真观察舰上装备、倾听美方人员讲解的一幕被照相机记录下来。这张照片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成为中国航母梦的重要注脚。1982年,刘华清就任海军司令员,为中国拥有自己的航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他先后批准海军和工业部门的专家,去法国、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考察航空母舰;国防工业部门从俄罗斯聘请了航空母舰设计专家来华讲学,还引进了部分设计技术资料。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反复组织各种分析、论证、评估,使军内外很多领导和专家加深了对航空母舰和舰载机大系统工程的认识。1987年3月31日,刘华清向总部机关汇报了关于海军装备规划中的两大问题:一是航母,一是核潜艇。这两个问题涉及海军核心力量的建设,是关键性问题,虽然花费多、研究难,但从长远看对国防建设是有利的。这两项装备不仅为了战时,平时也是威慑力量。刘华清设想,对航母的发展,“七五”开始论证,“八五”搞研究,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1998年中国出资从乌克兰购买了一艘尚未建成的废弃航母,正式按照刘华清将军描绘的蓝图走上航母发展之路。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于1983年开始建造,1988年11月25日下水。遭逢苏联解体,瓦良格号建造工程中断,船体由乌克兰共和国获得。但由于乌克兰经济情况不佳,无力继续建造,工程就此停工。所以这艘巨舰徒有其表,作为苏联的庞大遗产的一部分,从1991年11月开始被长时间遗弃在尼古拉耶夫市的海岸边。苏联解体给中国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人们想,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东欧是跟苏联学的,中国也是跟苏联学的。现在苏联没了,东欧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会怎样呢?刘华清察觉到这种思想动向,在很多场合讲了信念问题。他说,社会主义信念是我们革命事业的精神支柱,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他反复告诉同志们,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状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管世界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把经济搞上去,并且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国就有希望,社会主义的大旗就倒不了。20世纪90年代初还有一件大事震动全球,那就是海湾战争。这是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后的第一次高科技战争,高技术兵器发挥了重大效能。力量对比悬殊,战败国损失惨重。海湾战争所显示出的现代战争特点对中国的国防建设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时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刘华清提出,我们需要有危机意识,要有紧迫感,要研究学习国外的先进军事思想、战术技术和武器装备,现在就采取一些措施,以应付十年、二十年后可能发生的事,使我军立于不败之地。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刘华清卸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后退休。2002年,几经波折的瓦良格号运回中国国内。和瓦良格号一起交售给中国的还有30吨重、20多万张的设计图纸,此后中国加紧对航空母舰进行技术消化和改造。经过十年的继续建造,2012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宣布,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遗憾的是,刘华清将军最终没能等到中国航母下水的那一刻。他于2011年1月14日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摘自人民日报出版社《信仰的力量:共产党员的信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