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老年助餐服务,打好“差异化”牌,提高和拓展社会各界共建共享参与意识、参与范畴,形成社区可持续“自我造血”机制,就一定能走出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老年助餐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日,吉林省民政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方案》提出,2024年,全省每个街道当年建成老年助餐服务场所不少于2个、每个乡镇不少于1个。通过新建改建一批、完善拓展一批、社会合作一批、互助共建一批“四个一批”的方式,加快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建设。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全国各地的银发餐厅、长者食堂等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建设如火如荼。其中,“社区食堂+多元供给”的服务形式被广泛推广。不过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社区食堂存在着运营成本较大等问题,部分社区食堂运营困难,甚至被迫关停。
探索社区食堂可持续运营模式,推动其更好融入百姓生活,是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也是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点。社区食堂不同于其他商业餐厅,它兼具公益和商业属性,还承担着推动“15分钟生活圈”社区建设的功能。进一步探索社区食堂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健康持续发展,不妨在差异化上下功夫。
各社区地理位置、居民构成、辖区资源、周边商圈等特点各不相同,因地制宜制定社区食堂运营模式是推动其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比如,在经济较活跃区域,采用专业的养老服务组织、大型餐饮企业连锁化运营的模式,有助于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在辖区规模较小、老龄人口偏多区域,则应更注重社区居民自主化服务,以好服务、好环境、好菜品提高敬老餐厅好口碑。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食堂建设中的作用,加大介入和帮扶力度,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作为社区食堂经营者,应与政府、相关企业及民间公益组织等密切沟通、全面协作,努力实现闲置资产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高效流动的共赢局面。如在开拓市场业务方面,社区食堂可以承接新就业群体优惠套餐、白领套餐、工薪套餐等,并开展线上线下配餐助餐配送服务;在人力成本方面,可以吸收社区内待岗、退休、无业人员等成为食堂工作人员;在食材成本方面,采用集采方式集中定价,降低采购成本;在物业成本方面,可以使用闲置的国有资产来开办社区食堂……以差异化为原则,创新经营理念、运行模式,开拓社区食堂发展更大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做好老年助餐服务,打好“差异化”牌,提高和拓展社会各界共建共享参与意识、参与范畴,形成社区可持续“自我造血”机制,就一定能走出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老年助餐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