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各地陆续传达学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坚决纠治部分地方基层搞“新形象工程”问题的工作提示》,要求深入基层查摆是否存在“新形象工程”问题,并列出了需要重点防范和纠治的八方面问题。
这些年,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四风”的高压态势下,以豪华楼堂、庞大建筑为主角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大减少,但一些“新形象工程”也开始冒头。比如,有的打着“为民谋福”的旗号,顶着“民生帽子”干着“花瓶项目”,豪华的“市民之家”“办事大厅”“群众文体馆”长期空置;有的热衷建巨幅大屏,“换一任领导换一个系统”,数字化建设重复投入沦为摆设;还有的大搞“精致”党务,红色教育活动追求奢侈享受,党建场地投入大但使用频率低……如此不顾实际、“作秀造势”,怎能不被人批评?
形象工程出现“新变种”,折射个别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发展观”。有人只顾想方设法“出数据”,恨不得“今天播种,明天收获”,而“性价比”最高的办法,似乎便是上项目、堆盆景,以“作秀”代替“做事”、“造势”代替“造福”。初心不正,后续工程开展又怎能顺当?规划上贪大求洋,成本上造价不菲,定位上模糊混乱,工程即将完工却“没想好怎么用”,“大手笔”成了“大败笔”,结果必然是群众不买账、干部意见大、社会影响坏。
扭曲的政绩观背后,多少都有形式主义的影子。纵观此次明确的需要重点防范的民生项目、数字政务等问题,本都是十分正当且需要投入的领域。但也恰恰是这份正当性,给了不少“新形象工程”一件政治正确的“披风”。就以某些人热衷打造的“数字盆景”为例,闪烁的大屏幕,酷炫的宣传片,高大上的会客室,平时基本闲置,可在走马观花的调研行程中,便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配置,可谓“迎检专用”。对此,一些同志即便有意见也很难提出,生怕被扣上“行动不积极”“觉悟不够高”的帽子。
重显绩、轻潜绩,“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对症之药,就在于一个“实”字,在于厘清“显绩”与“潜绩”的关系。“潜”是“显”的基础,“显”是“潜”的结果。如果大家都不去做铺路石,显绩就无从谈起;如果大家都急功近利去拼谁的绩更显,那最后只能是搞出一堆“形象工程”。一起起典型案例反复证明,形象工程坏形象、政绩工程没政绩、面子工程丢面子,热衷搞形象工程者最终只会自毁前程。
“为政之道,贵在实干。”纠正价值谬误、端正思想观念的同时,也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务实担当”的正向激励,把能否“干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测量尺”。既要让久久为功的“潜绩”显山露水,也要加强监督执纪问责,遏制各种类型的形象工程上马。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方能引导更多干部不图一时之名,不贪一时之功,把精力投入到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的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