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头条要闻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回顾与展望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隆国强 发布时间:2021-12-11 14:25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大意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深刻改变了我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关系,使我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深入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投资大国;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更好条件,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释放了经济发展潜力。


  有力促进了我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地位的提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可以享受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权利,更好享受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成果。这为我国创造了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国际经贸环境,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经贸合作的信心明显增强。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融入世界分工体系,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持续提升。2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货物贸易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服务贸易从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从世界第二十六位上升到第一位。


  实现了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15年入关/入世谈判的过程,也是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正是因为不断深化改革,我们能够有效应对市场开放的冲击,并将开放的压力转化为市场活力和不断增强的国际竞争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全面遵守和执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着力构建并完善符合多边经贸规则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我国取消非关税壁垒,大幅度降低关税水平,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7.4%,低于9.8%的入世承诺,国内市场的竞争水平大大提高。可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的一个经典案例。


  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掀开了新的一页。20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与规则制定。积极参加多哈回合谈判,为《贸易便利化协定》《信息技术协定》扩容谈判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基本结束后,我国及时启动区域贸易安排。2000年11月,我国倡议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到2020年底,我国已经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我国还积极参加G20等全球经济治理平台,提出了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中国方案。我国在多边、区域和双边等多个层次上致力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进一步完善了世界经济体系。没有14亿多中国人民的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是极不完整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多边经贸规则覆盖面大大拓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完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连续多年达到30%左右。可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经验与启示


  始终坚持党对开放事业的坚强领导,与时俱进完善开放战略。我国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党对开放事业的坚强领导。在入世谈判过程中,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克服障碍,达成协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兑现承诺、深化改革,实现了经济贸易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开放水平,持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践行开放发展理念,坚持扩大开放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全球影响力大幅提升。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开放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空前提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开放不动摇,更加自信自觉地提高开放水平。


  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坚持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高度尊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个别大国把国内法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对国际规则合意则遵守、不合意则践踏。这不仅破坏了多边规则,最终也会伤害世界经济和其自身。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展现大国担当,带头做多边经贸规则的遵守者、维护者、建设者,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在改革完善国际经贸规则中贡献中国方案。同时,坚持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


  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国际格局深刻演变,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全球经济治理加速调整,规则主导权之争更加激烈。我国比较优势发生深刻变化,需要更加有效地利用国内国际创新资源,打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提高开放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同步推进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实现改革与开放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以放管服改革为重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畅通经济循环。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加强引资引技引才,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增进中外利益融合,破解对我技术遏制和规则围堵,解决供应链“卡脖子”问题,增强产业链韧性,实现内外循环在更高水平上的相互促进。


  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牢牢把握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形成我国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以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以智能制造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保持我国传统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数字服务贸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资本技术密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支持企业“走出去”整合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中资跨国公司。


  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准确把握全球经济规则走向,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持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对外经贸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自贸港)先行先试作用,积极推进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探索数据有序跨境流动的精准监管模式,及时总结经验、复制推广。完善高效协调的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制,有效维护海外利益。


  培育良好国际经贸环境。大力培养高层次国际经贸人才,创新国际经贸理论与方法,增强议题设置能力、对外谈判能力、国际沟通能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坚定维护多边体制权威性,共同推进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经贸新规则谈判。深化国际发展合作,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陈沁审核:戴靖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回顾与展望
来源:人民日报 2021-12-11 14:25:52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大意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深刻改变了我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关系,使我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深入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投资大国;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更好条件,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释放了经济发展潜力。有力促进了我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地位的提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可以享受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权利,更好享受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成果。这为我国创造了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国际经贸环境,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经贸合作的信心明显增强。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融入世界分工体系,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持续提升。2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货物贸易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服务贸易从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从世界第二十六位上升到第一位。实现了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15年入关/入世谈判的过程,也是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正是因为不断深化改革,我们能够有效应对市场开放的冲击,并将开放的压力转化为市场活力和不断增强的国际竞争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全面遵守和执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着力构建并完善符合多边经贸规则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我国取消非关税壁垒,大幅度降低关税水平,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7.4%,低于9.8%的入世承诺,国内市场的竞争水平大大提高。可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的一个经典案例。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掀开了新的一页。20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与规则制定。积极参加多哈回合谈判,为《贸易便利化协定》《信息技术协定》扩容谈判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基本结束后,我国及时启动区域贸易安排。2000年11月,我国倡议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到2020年底,我国已经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我国还积极参加G20等全球经济治理平台,提出了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中国方案。我国在多边、区域和双边等多个层次上致力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进一步完善了世界经济体系。没有14亿多中国人民的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是极不完整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多边经贸规则覆盖面大大拓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完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连续多年达到30%左右。可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经验与启示始终坚持党对开放事业的坚强领导,与时俱进完善开放战略。我国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党对开放事业的坚强领导。在入世谈判过程中,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克服障碍,达成协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兑现承诺、深化改革,实现了经济贸易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开放水平,持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践行开放发展理念,坚持扩大开放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全球影响力大幅提升。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开放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空前提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开放不动摇,更加自信自觉地提高开放水平。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坚持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高度尊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个别大国把国内法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对国际规则合意则遵守、不合意则践踏。这不仅破坏了多边规则,最终也会伤害世界经济和其自身。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展现大国担当,带头做多边经贸规则的遵守者、维护者、建设者,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在改革完善国际经贸规则中贡献中国方案。同时,坚持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国际格局深刻演变,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全球经济治理加速调整,规则主导权之争更加激烈。我国比较优势发生深刻变化,需要更加有效地利用国内国际创新资源,打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提高开放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同步推进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实现改革与开放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以放管服改革为重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畅通经济循环。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加强引资引技引才,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增进中外利益融合,破解对我技术遏制和规则围堵,解决供应链“卡脖子”问题,增强产业链韧性,实现内外循环在更高水平上的相互促进。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牢牢把握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形成我国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以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以智能制造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保持我国传统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数字服务贸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资本技术密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支持企业“走出去”整合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中资跨国公司。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准确把握全球经济规则走向,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持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对外经贸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自贸港)先行先试作用,积极推进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探索数据有序跨境流动的精准监管模式,及时总结经验、复制推广。完善高效协调的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制,有效维护海外利益。培育良好国际经贸环境。大力培养高层次国际经贸人才,创新国际经贸理论与方法,增强议题设置能力、对外谈判能力、国际沟通能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坚定维护多边体制权威性,共同推进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经贸新规则谈判。深化国际发展合作,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