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某地为老年人开发了一款助餐服务App,因操作烦琐、界面复杂,让不太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深感不便;某地一个社区大数据服务管理平台,电脑开机后,还得打电话求助技术人员,才能一步步完成操作,不是接待上级领导,实在没人愿意用……据《半月谈》最近报道,近些年,各地基层政府数字化改革项目繁多,有些急着上马、赶着上线,为数字化而数字化,出现一些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最终闲置浪费,大笔资金打了水漂。
数字化是当前全球发展的最强驱动力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乘势而上,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并作出具体部署。当前,全国各地发力数字化改革,相关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听听公众的切身感受,看看媒体的深入调查,我们也要警醒,一些地方盲目追求项目投入和软硬件设施攀比,使得本为方便群众、提升治理效能的各种“数字化基建”中看不中用。
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近年来,从一大堆命比昙花短的政务服务平台,到各种沦为“摆设工程”的数据库,一些地方应用场景建了不少,但在群众眼里不过是“花架子”“样子货”。诚然,数字化改革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没有先例可效仿,也没有经验可借鉴,走点弯路,群众可以理解。真正让大家痛恨和反感的是,一些样子货就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只管好看不管好用,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只有数字之形没有改革之实,光展示不管用,有应用没人用,无论看上去多么“高大上”,都难以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甚至可能成为加重基层负担的“数字枷锁”。对于这种“样子货”,群众的态度非常明确:做了还不如不做。
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是“造”出来的,也是“逼”出来的。造,因为数字化就是亮点,就是成绩;逼,因为数字化就是考核,就是任务。一些缺乏驾驭“数字”之能的领导干部,为数字化而数字化,以场景倒推改革,使应用脱离实际,钱花出去了,群众却不买账,造成各种“智慧烂尾”。
推进数字化改革,数字化只是手段,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工具解决过去管不到、管不了、管不好的难题,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是目的。事关改革的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成果,都应该经得起实践和群众检验。改革的效率和成色,则考验着能力,检验着作风。推进数字化改革,既要关注项目的“量”,更要关注项目的“质”,坚决对“样子货”说“不”;既要把握场景的“大”,更要找准切口的“小”,让更多急难愁盼的问题在指尖解决;既要多用“数字”之所能,更要多察“数字”之不能,让数字红利惠及更多群体;既要创新“数字”之形,更要升华改革之魂,从制度层面发力,撬动经济社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须知,只有满足群众需要、因实干而成的数字化改革,符合实际、经得起检验的数字化改革,才是更有含金量、更能造福群众的“硬核”成果,也才能把改革效能转化为直抵人心的民生温度、蓬勃向上的经济活力、现代高效的治理能力。
数字化改革坚决不搞“样子货”,浙江省委早有明确要求。自部署数字化改革之日起,省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我们追求的成果不是“样子货”,要有形更有神、好用更管用。为避免低效重复建设,专门设立了数字化改革项目“一本账”。正是坚持这样的“政绩观”,今年过去8个月已成功收获了浙江外卖在线、“综合查一次”等一批群众叫好、市场叫座的“硬核”成果。改革进入新阶段,唯有继续坚持这样的“政绩观”,才能真正将数字化改革办成治理增效、服务提质、用户点赞、群众满意的好事。(汪 莹 姜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