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我国资本市场总体运行稳定,市场功能逐步增强,市场监管日益完善,证券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从注册制试点到北交所设立,改革动作不断,市场生态持续完善。
A股市场逐渐成熟,对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展望四季度,北交所的开市时间和市场表现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同时,在注册制改革全市场推进的准备过程中,事中事后的从严监管还将继续,将从体制机制层面有效发挥监管合力,促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北交所开市渐近
设立北交所,是资本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随着北交所开市脚步渐近,市场参与各方摩拳擦掌,市场普遍预期,北交所将在四季度开市“营业”。日前,北交所已完成第二次全网测试,基础制度也完成了征求意见阶段,待修订完善后发布。随着规则和技术层面的准备到位,开市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北交所是为创新型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上市融资服务。与在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企业相比,新三板挂牌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更早、更小、更新”,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大,对资金的渴望度也非常高,未来的成长性更强。
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杨德龙表示,北交所通过投资者门槛的设计、制度的优化、市场的包容创新,为中小企业打开全新、便利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有机会更早进入资本市场。在企业更早期了解现代公司治理文化,加速其成长,这对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优质中小企业来说是巨大福音。中小企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进入新的发展时代。
北交所宣布设立以来的一个多月,新三板公司申报精选层的热情高涨。据统计,9月3日迄今已有约20家公司宣布进入精选层挂牌辅导期,7家公司通过辅导,还有8家公司的申请被全国股转公司受理,其中不乏中兵通信、隆基电磁等知名企业。同时,北交所的设立也带火新三板,9月以来有95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抛出定增方案,占今年以来的48.97%,不少机构提前进场掘金。
北交所将个人投资者投资门槛从精选层的100万元降低至50万元,创新层的投资者准入资金门槛由150万元调整为100万元。这一举措将提高市场参与者的数量,叠加市场规模的提升,投资者情绪有望提振,市场流动性有望迎来较大改善。投资者,特别是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将拥有更多参与投资分享“专精特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红利机会。
同时,为把握北交所带来的投资机会,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正在紧锣密鼓展开各方面的筹备工作。不少机构招兵买马,设立专门的机构对接北交所公司,在投研、产品、客户和项目竞争上加大投入。
“北交所官宣后,各家机构就快速进入到开市最后的冲刺阶段,四季度是开市的窗口期,在北交所市场的争夺战中,谁都不想落下。”一家中小券商的新三板业务负责人表示。
从严监管态势将持续
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已走过两年多时间。两年多来,监管层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统筹推进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关键制度创新,改进各领域各环节的监管,开启了资本市场改革的新局面。
总体来看,改革效果符合预期,然而,改革过程中存在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持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强化企业的科创属性,为全面推进注册制创造条件。
今年以来,证监会持续优化发行定价机制,针对部分网下投资者为博入围“抱团报价”的情况,修改规则,通过强化发行承销过程监管,提升发行定价市场化水平。同时,对部分中介机构存在项目遴选不审慎、核查把关不严格、“带病申报”的情况,监管部门通过出重拳、下狠手,全面整治中介机构把关不严的问题,并强化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了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刑事追责相互衔接的高标准立体惩戒机制。
“从严监管的态势还将持续,市场化带来更多前端松绑的同时,必然要求后端持续监管的加强。”杨德龙表示,严监管就是对投资者的强保护,要建立严格公正的事中事后监管,紧盯关键少数,督促各方归位尽责,着力践行放管结合。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今年5月的国际金融论坛上表示,要持续抓好管,该监管的一定要坚决管住、管好,坚持科学监管、分类监管、专业监管、持续监管,进一步完善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制度安排。对各类风险努力做到“看得明、说得清、守得住”,要不断提升监管的科技化、自动化水平,增强监管的有效性,从严从重从快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以及以市值管理之名行市场操纵之实等恶性的违法违规行为,让做坏事之人付出沉痛代价。常态开展投保机构代表人诉讼工作,更好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生态。
可以预期,从严监管将成为常态贯穿在资本市场的生态中,为全市场推进注册制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