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财经科创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要强化科技创新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1-10-18 11:03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产业链供应链是大国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也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举措。要看到的是,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特别是科技发展短板突出、“卡脖子”难题较多,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带来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不容小觑,这些都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今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刻领会中央这一决策部署的战略内涵和任务要求,对做好经济工作、更好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刻不容缓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立身之本,是在国际竞争中纵横捭阖的制胜之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在高铁、5G通信等领域领跑世界,特别是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持续多年保持稳定进步态势,是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科技强国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仍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基础研究短板较为突出、原始创新成果较少、底层技术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对外依赖度较高、“卡脖子”技术较多等。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向区域化、多元化调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面临重大风险。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必须立足强大国内市场,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以科技自立自强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维护我国经济和产业安全。


  把基础研究摆在关键地位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支撑。强化科技创新,关键是抓好基础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是应用创新。这让我国能够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获得全球科技创新成果外溢的“技术红利”,较快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但也使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高楼”“地基”不稳。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绕不开的坎,没有基础研究支撑,就不会有原始创新,应用研究也不会走得深、走得远。


  加强基础研究,首先要解决投入不足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发投入保持较快增长,但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例长期只在5%左右,近两年才提高到6%,与发达国家15%至20%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破解这一难题,关键要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增加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使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其次要大力培养基础研究人才。要认识到,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缺乏基础研究人才,尤其是缺乏能够心无旁骛、长期深耕基础理论的顶尖人才和队伍,是我国基础研究最大的“痛”。要建立健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机制,依托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基地和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再次要打造献身科学、潜心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是一场知易行难的苦旅,要着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氛围,鼓励自由探索,宽容失败,激励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潜心从事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最后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吸收全球科学发现和前沿理论的最新成果,努力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当今科技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联系日益紧密,要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高质量推进应用研究,推动更多从1到N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破解“创新最后一公里”难题。


  推动“补链”“强链”协同发力


  去年以来,受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多因素叠加影响,全球供应链断供频发,风险陡增,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多元化、区域化和内卷化风潮迭起,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命题,也是当前我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当务之急。构建新发展格局,也要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结合我国实际,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需要“补链”和“强链”协同发力。


  一是围绕“有没有”和“好不好”加快“补链”。要重点聚焦基础材料、核心元器件、关键设备、工业软件等“卡脖子”技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科技力量联合攻关,因“技”制宜,分业施策,采取“挂图作战”“揭榜挂帅”“赛马”等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全链条协同创新,尽快攻克产业链关键节点核心技术,切实补齐短板。特别要在对外依存度高、安全风险隐患大的领域,构建必要的“备胎”和多元化供给来源,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可以实现自我循环,在极端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转。


  二是对标“优不优”和“强不强”抓好“强链”。主要依托我国有竞争优势和先发优势的产业,继续发挥我国完整配套体系、庞大制造能力和超大市场规模等优势,进一步巩固我国优势领域“领跑”地位,着力在产业链高端发力,不断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打造足以制衡对手、让其不敢轻举妄动的“独门绝技”,形成具有震慑力的“杀手锏”。这些领域既涵盖机械、电子信息、轻工家电、纺织服装等行业,也包括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5G通信设备等新兴产业领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切实推进。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业性强、创新动力足、机制灵活,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国际经验表明,每一个世界级“航母”企业的背后,都活跃着一批与之协作配套、长期合作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我国高科技产业链之所以存在关键核心环节缺失、“卡脖子”技术较多等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或“配套专家”。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需要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和产业链供应链重要节点的保障作用。当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缺钱、缺技、缺人、缺市场“四缺”问题,必须下大力气给予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打好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银行融资、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创新创业等组合拳,多渠道解决“缺钱”问题,还要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人才发展需求纳入国家各类人才计划和创新平台,畅通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动渠道,多维度解决“缺人”问题;既要支持科技服务机构和行业头部企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知识产权应用、上云用云及工业设计等服务,多方面解决“缺技”问题,还要通过龙头企业委托生产、政府采购、军民融合等方式,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助力企业创新成果尽快打开市场,多途径解决“缺市场”问题,全方位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邱阳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要强化科技创新
来源:经济日报 2021-10-18 11:03:39
      产业链供应链是大国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也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举措。要看到的是,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特别是科技发展短板突出、“卡脖子”难题较多,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带来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不容小觑,这些都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今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刻领会中央这一决策部署的战略内涵和任务要求,对做好经济工作、更好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刻不容缓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立身之本,是在国际竞争中纵横捭阖的制胜之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在高铁、5G通信等领域领跑世界,特别是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持续多年保持稳定进步态势,是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科技强国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仍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基础研究短板较为突出、原始创新成果较少、底层技术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对外依赖度较高、“卡脖子”技术较多等。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向区域化、多元化调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面临重大风险。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必须立足强大国内市场,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以科技自立自强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维护我国经济和产业安全。把基础研究摆在关键地位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支撑。强化科技创新,关键是抓好基础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是应用创新。这让我国能够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获得全球科技创新成果外溢的“技术红利”,较快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但也使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高楼”“地基”不稳。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绕不开的坎,没有基础研究支撑,就不会有原始创新,应用研究也不会走得深、走得远。加强基础研究,首先要解决投入不足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发投入保持较快增长,但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例长期只在5%左右,近两年才提高到6%,与发达国家15%至20%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破解这一难题,关键要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增加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使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其次要大力培养基础研究人才。要认识到,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缺乏基础研究人才,尤其是缺乏能够心无旁骛、长期深耕基础理论的顶尖人才和队伍,是我国基础研究最大的“痛”。要建立健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机制,依托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基地和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再次要打造献身科学、潜心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是一场知易行难的苦旅,要着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氛围,鼓励自由探索,宽容失败,激励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潜心从事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最后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吸收全球科学发现和前沿理论的最新成果,努力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当今科技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联系日益紧密,要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高质量推进应用研究,推动更多从1到N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破解“创新最后一公里”难题。推动“补链”“强链”协同发力去年以来,受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多因素叠加影响,全球供应链断供频发,风险陡增,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多元化、区域化和内卷化风潮迭起,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命题,也是当前我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当务之急。构建新发展格局,也要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结合我国实际,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需要“补链”和“强链”协同发力。一是围绕“有没有”和“好不好”加快“补链”。要重点聚焦基础材料、核心元器件、关键设备、工业软件等“卡脖子”技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科技力量联合攻关,因“技”制宜,分业施策,采取“挂图作战”“揭榜挂帅”“赛马”等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全链条协同创新,尽快攻克产业链关键节点核心技术,切实补齐短板。特别要在对外依存度高、安全风险隐患大的领域,构建必要的“备胎”和多元化供给来源,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可以实现自我循环,在极端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转。二是对标“优不优”和“强不强”抓好“强链”。主要依托我国有竞争优势和先发优势的产业,继续发挥我国完整配套体系、庞大制造能力和超大市场规模等优势,进一步巩固我国优势领域“领跑”地位,着力在产业链高端发力,不断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打造足以制衡对手、让其不敢轻举妄动的“独门绝技”,形成具有震慑力的“杀手锏”。这些领域既涵盖机械、电子信息、轻工家电、纺织服装等行业,也包括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5G通信设备等新兴产业领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切实推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业性强、创新动力足、机制灵活,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国际经验表明,每一个世界级“航母”企业的背后,都活跃着一批与之协作配套、长期合作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我国高科技产业链之所以存在关键核心环节缺失、“卡脖子”技术较多等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或“配套专家”。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需要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和产业链供应链重要节点的保障作用。当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缺钱、缺技、缺人、缺市场“四缺”问题,必须下大力气给予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打好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银行融资、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创新创业等组合拳,多渠道解决“缺钱”问题,还要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人才发展需求纳入国家各类人才计划和创新平台,畅通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动渠道,多维度解决“缺人”问题;既要支持科技服务机构和行业头部企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知识产权应用、上云用云及工业设计等服务,多方面解决“缺技”问题,还要通过龙头企业委托生产、政府采购、军民融合等方式,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助力企业创新成果尽快打开市场,多途径解决“缺市场”问题,全方位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