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财经科创
深度广度双突破 5G应用扬帆远航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齐旭 发布时间:2021-09-28 09:04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5G基站超100万个,占全球70%以上,5G终端用户突破4亿户……5G商用两年来,我国5G网络建设、用户规模领跑全球。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阴霾未散,世界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令世界瞩目。


  伴随着自豪与期待,我国5G发展步入了“建用并举”、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广度双突破的“下半场”,这也意味着我国5G应用发展走进了“无人区”。如今,各行各业5G应用一点点开花,应用标杆一个个竖起,但也应看到,5G应用繁荣之景尚未到来。值得欣喜的是,我国全行业全产业链已经开始多向发力,正共同携手加强5G生态培育和协作。


  5G应用关键环节不断突破


  “上珠峰”“下矿井”“入海港”“进工厂”“助抗疫”,5G应用正在社会经济的多个关键领域结出硕果,成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石和底座。我国网络建设适度超前原则的优越性,为应用创新繁荣提供了高质量支撑。


  5G商用两年以来,5G网络和用户规模领跑全球。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103.7万个,占全球70%以上,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城市、95%以上的县城城区和35%的乡镇镇区;5G终端用户突破4亿户,是全球最大的用户群体。


  5G标准支撑能力持续增强,5G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韩夏在第三届世界5G大会上透露,5G移动通信网核心网总体技术要求等447项行业标准陆续发布,为5G融合应用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规范保障。同时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深化合作,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5G标准。此外,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占比超过了38%,居全球首位。


  5G应用加力提速,全国5G应用案例超过1万个,数量和创新性均处于全球第一梯队。“5G+工业互联网”成为5G发展进程中,产业热情度最高、创新最活跃、成效最显著的领域之一,在建项目超1500个,覆盖钢铁、电力、矿山等22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领域。


  5G应用发展是一个“长跑”过程,5G应用和其他新技术应用一样,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道路上环节多、过程长,技术和应用的发展需要双向驱动,其发展具有阶段性、长期性等特点。


  今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从突破5G应用关键环节、赋能5G应用重点领域、提升5G应用支撑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七大指标,为未来三年5G应用发展路径指明方向。根据《行动计划》,2023年,我国将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5G在大型工业企业的渗透率要超过35%,个人用户普及率要超过40%,每个重点行业5G示范应用标杆数超过100个。


  5G融合应用百舸争流


  我国5G应用已经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5G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效果初显。


  新型信息消费领域,是个人用户最先体会到5G“更快的网速、更短的时延、更密集的用户接入”三点好处的应用场景。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高级顾问王建宙指出,在消费级应用方面,5G应用以增强体验为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移动支付广泛普及,网络购物、在线学习、远程医疗等成为工作生活新方式,不仅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也给产业发展和经济运行增添了新活力。电信运营商加速推进5G赋能视频娱乐类数字化升级,如5G+VR/AR、5G云游戏等;5G+8K超高清转播车出现在了2021服贸会、20215G大会等各大展会现场,准备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大显身手;越来越多的家电能够实现全屋智能操控,极大促进了新型体验类消费发展。


  相比消费类应用场景,赋能千行百业才是5G更重要的用武之地,5G大带宽、确定性、灵活部署等优势赋予垂直行业更多的想象空间。目前,我国5G已经形成系统性优势,应用领域集结了一批可供复制的行业标杆。


  今年5月以来,记者来到山西、深圳等多地调研5G应用示范情况时发现,在采矿、工业、港口等多个行业中,不少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山西新元矿井下,5G巡检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360°音视频采集检测;深圳妈湾港,5G无人集卡在集装箱码头上自由穿梭;深圳创维5G+8K智能柔性工厂,5G+AI“车间眼”不会放过产线每一批电路板的瑕疵点;比亚迪总装工厂,AGV小车通过5G行业专网为各工位按需、实时配送物料……5G网络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企业生产变得更“聪明”。


  据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介绍,当前5G在行业应用领域已经起到明显效果,特别是工业领域成为5G应用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涵盖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钢铁、采矿等22个重点行业,形成了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等一批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场景应用。


  下一阶段,行业将根据前一阶段的“试水试航”不断总结知识、沉淀能力,打通应用的规模复制和商业闭环两个难题,应用发展将进入“出海远航”、从“1到N”的繁荣景象。


  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5G应用创新案例已经超过1万个,其中“5G+工业互联网”项目逾1500个,138个钢铁企业、194个电力企业、175个矿山、89个港口实现5G应用商用落地。根据《行动计划》,到2023年,垂直行业领域中,大型工业企业的5G应用渗透率超过35%,电力、采矿等领域5G应用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5G+车联网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促进农业水利等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每个重点行业将打造100个以上5G应用标杆。


  培育5G应用要打好“团体赛”


  5G应用现在处于有大量的创新突破、等待商用爆发的前夜,我国亟须走出一条创新发展道路,去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新商业模式、应用场景、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让技术和行业双向赋能,形成良性生态圈,而这并非一件易事。


  “总体上看,5G应用目前仍存在三方面问题。”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指出。一是产业短板尚待补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道路上环节多、过程长;二是应用带动效应不足,要推动基础扎实、模式清晰、前景广阔的示范应用加快推广;三是应用生态需加快成熟,5G融合应用属于综合性解决方案,目前尚未形成稳定的应用产业生态。


  赛迪顾问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分析师徐泽轩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了“打好团体赛”的重要性。“目前,我国5G应用的产业生态还不是很建全完善,行业内亟须组建一个共性技术研究平台。这就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牵头、引导作用;运营商转变身份,从网络建设运营者转向价值更高的内容应用服务商;此外,设备商、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等几方力量参与进来,共同组建针对共性研发的平台,在跨行业融合应用平台上联合突破5G应用中存在的困难。


  具体而言,在5G共性技术方面,如支持微秒级时间同步的时间敏感网络,以及多点协作的超高可靠性、厘米级的室内高精度定位等方面的技术支撑还有不足;在标准方面,还需要在具体的5G应用场景下,给出具体的标准,尤其是要形成行业标准;在5G专网方面,5G建网要更多考虑2B市场,这不仅要体现在5G的2B建网如何利用好公网、发展好专网,还要规划5G专网频段;在芯片模组方面,要构建模组分级分类产业化体系,指导行业面向差异化场景需求开展精准化的产品研发,不断提升终端芯片模组性价比,降低规模化应用门槛。


  5G应用千帆竞发之时,与其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只有全行业、全产业链“拧成一股绳”不断优化应用生态环境,才能为各行业纵深发展5G应用、拓展应用场景培植优质的土壤。展望未来,5G应用潜能定能不断突破想象,为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记者 齐旭)


责任编辑:邱阳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深度广度双突破 5G应用扬帆远航
来源:中国电子报 2021-09-28 09:04:12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5G基站超100万个,占全球70%以上,5G终端用户突破4亿户……5G商用两年来,我国5G网络建设、用户规模领跑全球。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阴霾未散,世界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令世界瞩目。伴随着自豪与期待,我国5G发展步入了“建用并举”、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广度双突破的“下半场”,这也意味着我国5G应用发展走进了“无人区”。如今,各行各业5G应用一点点开花,应用标杆一个个竖起,但也应看到,5G应用繁荣之景尚未到来。值得欣喜的是,我国全行业全产业链已经开始多向发力,正共同携手加强5G生态培育和协作。5G应用关键环节不断突破“上珠峰”“下矿井”“入海港”“进工厂”“助抗疫”,5G应用正在社会经济的多个关键领域结出硕果,成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石和底座。我国网络建设适度超前原则的优越性,为应用创新繁荣提供了高质量支撑。5G商用两年以来,5G网络和用户规模领跑全球。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103.7万个,占全球70%以上,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城市、95%以上的县城城区和35%的乡镇镇区;5G终端用户突破4亿户,是全球最大的用户群体。5G标准支撑能力持续增强,5G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韩夏在第三届世界5G大会上透露,5G移动通信网核心网总体技术要求等447项行业标准陆续发布,为5G融合应用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规范保障。同时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深化合作,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5G标准。此外,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占比超过了38%,居全球首位。5G应用加力提速,全国5G应用案例超过1万个,数量和创新性均处于全球第一梯队。“5G+工业互联网”成为5G发展进程中,产业热情度最高、创新最活跃、成效最显著的领域之一,在建项目超1500个,覆盖钢铁、电力、矿山等22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领域。5G应用发展是一个“长跑”过程,5G应用和其他新技术应用一样,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道路上环节多、过程长,技术和应用的发展需要双向驱动,其发展具有阶段性、长期性等特点。今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从突破5G应用关键环节、赋能5G应用重点领域、提升5G应用支撑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七大指标,为未来三年5G应用发展路径指明方向。根据《行动计划》,2023年,我国将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5G在大型工业企业的渗透率要超过35%,个人用户普及率要超过40%,每个重点行业5G示范应用标杆数超过100个。5G融合应用百舸争流我国5G应用已经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5G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效果初显。新型信息消费领域,是个人用户最先体会到5G“更快的网速、更短的时延、更密集的用户接入”三点好处的应用场景。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高级顾问王建宙指出,在消费级应用方面,5G应用以增强体验为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移动支付广泛普及,网络购物、在线学习、远程医疗等成为工作生活新方式,不仅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也给产业发展和经济运行增添了新活力。电信运营商加速推进5G赋能视频娱乐类数字化升级,如5G+VR/AR、5G云游戏等;5G+8K超高清转播车出现在了2021服贸会、20215G大会等各大展会现场,准备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大显身手;越来越多的家电能够实现全屋智能操控,极大促进了新型体验类消费发展。相比消费类应用场景,赋能千行百业才是5G更重要的用武之地,5G大带宽、确定性、灵活部署等优势赋予垂直行业更多的想象空间。目前,我国5G已经形成系统性优势,应用领域集结了一批可供复制的行业标杆。今年5月以来,记者来到山西、深圳等多地调研5G应用示范情况时发现,在采矿、工业、港口等多个行业中,不少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山西新元矿井下,5G巡检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360°音视频采集检测;深圳妈湾港,5G无人集卡在集装箱码头上自由穿梭;深圳创维5G+8K智能柔性工厂,5G+AI“车间眼”不会放过产线每一批电路板的瑕疵点;比亚迪总装工厂,AGV小车通过5G行业专网为各工位按需、实时配送物料……5G网络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企业生产变得更“聪明”。据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介绍,当前5G在行业应用领域已经起到明显效果,特别是工业领域成为5G应用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涵盖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钢铁、采矿等22个重点行业,形成了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等一批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场景应用。下一阶段,行业将根据前一阶段的“试水试航”不断总结知识、沉淀能力,打通应用的规模复制和商业闭环两个难题,应用发展将进入“出海远航”、从“1到N”的繁荣景象。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5G应用创新案例已经超过1万个,其中“5G+工业互联网”项目逾1500个,138个钢铁企业、194个电力企业、175个矿山、89个港口实现5G应用商用落地。根据《行动计划》,到2023年,垂直行业领域中,大型工业企业的5G应用渗透率超过35%,电力、采矿等领域5G应用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5G+车联网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促进农业水利等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每个重点行业将打造100个以上5G应用标杆。培育5G应用要打好“团体赛”5G应用现在处于有大量的创新突破、等待商用爆发的前夜,我国亟须走出一条创新发展道路,去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新商业模式、应用场景、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让技术和行业双向赋能,形成良性生态圈,而这并非一件易事。“总体上看,5G应用目前仍存在三方面问题。”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指出。一是产业短板尚待补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道路上环节多、过程长;二是应用带动效应不足,要推动基础扎实、模式清晰、前景广阔的示范应用加快推广;三是应用生态需加快成熟,5G融合应用属于综合性解决方案,目前尚未形成稳定的应用产业生态。赛迪顾问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分析师徐泽轩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了“打好团体赛”的重要性。“目前,我国5G应用的产业生态还不是很建全完善,行业内亟须组建一个共性技术研究平台。这就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牵头、引导作用;运营商转变身份,从网络建设运营者转向价值更高的内容应用服务商;此外,设备商、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等几方力量参与进来,共同组建针对共性研发的平台,在跨行业融合应用平台上联合突破5G应用中存在的困难。具体而言,在5G共性技术方面,如支持微秒级时间同步的时间敏感网络,以及多点协作的超高可靠性、厘米级的室内高精度定位等方面的技术支撑还有不足;在标准方面,还需要在具体的5G应用场景下,给出具体的标准,尤其是要形成行业标准;在5G专网方面,5G建网要更多考虑2B市场,这不仅要体现在5G的2B建网如何利用好公网、发展好专网,还要规划5G专网频段;在芯片模组方面,要构建模组分级分类产业化体系,指导行业面向差异化场景需求开展精准化的产品研发,不断提升终端芯片模组性价比,降低规模化应用门槛。5G应用千帆竞发之时,与其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只有全行业、全产业链“拧成一股绳”不断优化应用生态环境,才能为各行业纵深发展5G应用、拓展应用场景培植优质的土壤。展望未来,5G应用潜能定能不断突破想象,为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记者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