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财经科创
专业改造力量 打开升级空间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白之羽 韩春瑶 窦瀚洋 发布时间:2021-09-14 09:25
生成海报


4806d5622b3bf4d20cee7f5c701f01d9.jpg

工人通过蒲惠云智能系统进行生产管理。资料图片


e02662b0068a49a14a714c00700979f2.jpg

老板电器智能制造信息指挥中心。资料图片


3dfeba5943a69898effb547ad7f27789.jpg

万向钱潮智能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不久前发布的《2020年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显示,杭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91.3,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


  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标志之一的智能制造,近年来在杭州有着长足发展。而在诸多成绩背后,离不开以智能改造供应商为代表的专业力量的成长和助力。


  生产效率更高、质量把控更严、成本管理更细、链条衔接更紧,智能制造在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打开巨大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对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缺乏相应的设备、技术和人才储备,智能改造对于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时候,在适当的生产或管理领域引入智能改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借助专业外力实现自身的改造升级,成为当下不少企业推进智能改造的一种有效路径。


  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下,截至2020年末,浙江杭州已聚集近600家数字化工程服务机构。依托这些深耕智能制造改造升级的专业力量,杭州尝试走出一条“跨越自动化、普及数字化、引领智能化”的路径。


  探索——


  设备改造、系统升级,供应商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丰富


  “没有这些传感器之前,生产进度只能靠工人观察、记录并调配,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错,现在系统可以自动下达生产指令,效率更高。”说话间头也不抬,浙江力太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的工程师赵洪辉正在调试系统报错的一个故障传感器,作为供应商的驻厂人员,新设备上线这段时间他整日忙得不可开交。


  “机器联网”是推动形成工业互联网的关键,也是智能制造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在杭州,供应商的服务远不止这些。


  通过推动设备改造升级,让全自动视觉检测替代人工,在实现该环节无人化的同时,显著降低漏检率;


  通过建设智能物流系统,集成高速堆垛机、3D视觉机器人拣选和全景扫码等子系统,大幅提升货物出入库效率;


  通过搭建原料仓库管理系统,实时更新的出入库数据替代了过去的纸质报表,确保生产计划、采购计划之间协调统一;


  …………


  一组最新的数据可以验证智能改造持续推进的成效:2020年,杭州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到197.1万元/亩,同比增长8.71%;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6.2万元/人·年,比上年提高1万元/人·年。


  “从‘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到‘企业上云’‘ET工业大脑’,乃至目前推进中的‘未来工厂’建设,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作为智能改造的供给方,供应商的种种探索让制造业企业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下一步深化智能改造打下了基础。”杭州市经信局副局长尤荣福说。


  思考——


  企业对改造过程、效果、预期都需要加深认识


  作为智能改造供应商,丰富的改造经历,让他们有很多经验思考可以分享给打算改造的企业。


  在复杂且日渐精密的制造业领域,每家企业、每个车间甚至每台设备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无论是对设备的改造还是系统的优化,往往不会一帆风顺。


  “那段时间一听到手机响,脑子就会‘嗡’的一下,‘别又停机了吧!’”说起此前的一段经历,智能改造供应商杭州瑞正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兴伟好像还带着一脸紧张。


  2018年,在顺利完成某家拉链企业一期20余台设备的智能改造后,第二期800余台设备的改造提上了日程。“大家开始都以为20台能做好,800台无非就是数量的区别。”吴兴伟说,但没想到,一整个车间的设备联网上线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软硬件对接故障不断,最长的一次停机,系统恢复重启用了一个晚上,凌晨三四点钟我还在接客户的电话。”


  改造过程中,这样的状况并不鲜见。并且,改造完也不代表一劳永逸。“改完怎么运营?这个问题得重视。”浙江明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立君认为,不少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业企业,只看到了智能制造硬件和软件先进的一面,却没有认识到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要性。“管理跟不上,不仅会影响智能改造效能的发挥,还可能导致员工对智能制造系统的抵触。”


  更值得企业重视的是改造预期。在蒲惠智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克飞看来,“一些中小微制造业企业,对智能制造的认识不足,甚至提不出具体的改造对象和改造预期来。”没有清晰的目标意味着没有准确的抓手,智能改造工程师上门后,不得不先对企业进行咨询诊断,有的时候甚至是一边推进改造一边结合企业需求修正目标。


  除了企业自身的因素之外,一些外在的因素也值得关注。“最初‘机器换人’,以为先进设备买来用就可以了,可等到后期需要设备联网升级,制造商却不愿意开放接口权限。”一直参与企业智能改造工作的老板电器行政总监俞佳良说,“之前一套花费上千万元采购来的设备,从安装到调试全部由制造商完成,根本不允许我们参与,导致后期做智能改造时难度很大。”


  布局——


  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制度设计和服务支撑


  从2013年推进生产线改造开始,杭州实施制造业数字化变革已经进入第九个年头。随着旨在进一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的“未来工厂”建设目标的提出,杭州正加快形成新的企业形态和产业模式,用数智化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制造加速推进的同时,“立标杆易,广覆盖难”也是采访中来自业界的普遍看法。广覆盖难,不仅难在制造业企业认识的统一,也难在设备基础、资金力量、人才团队等客观基础条件上。


  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制度设计和服务支撑,是杭州推动智能改造的思路。尊重企业和市场的选择,在供应商百花齐放的同时,政府也在统筹协调其他力量。


  这几天,杭州钱塘区前进智造服务中心负责人高玲玲在园区内的几家制造业企业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智能改造后,运行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不能放松。


  作为杭州前进智造园与杭州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共同成立的机构,前进智造服务中心负责为辖内制造业企业提供包括智能改造和智慧园区整体规划与咨询、智能制造人才培育等在内的一揽子保障服务。“政府出面成立服务保障机构,一方面能够提升园区吸引力,集聚供应商,另一方面也能整合政策资源,提供优质服务。”高玲玲说。


  此外,还有来自头部互联网企业的技术支撑、金融机构的资金助力、校企合作的人才配合……在统筹布局、多方合力的背景下,近年来杭州智能改造成果丰硕。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末,杭州累计实施机器换人项目5003项,实施工厂物联网项目1744项,推动超11万家企业上云,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超过90%。


  “以此为基础,我们将不断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通过制造业转型带动数字经济升级,让‘双引擎’同向发力。”尤荣福说。(记者 白之羽 韩春瑶 窦瀚洋)


责任编辑:邱阳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专业改造力量 打开升级空间
来源:人民日报 2021-09-14 09:25:48
      工人通过蒲惠云智能系统进行生产管理。资料图片老板电器智能制造信息指挥中心。资料图片万向钱潮智能生产车间。资料图片不久前发布的《2020年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显示,杭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91.3,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标志之一的智能制造,近年来在杭州有着长足发展。而在诸多成绩背后,离不开以智能改造供应商为代表的专业力量的成长和助力。生产效率更高、质量把控更严、成本管理更细、链条衔接更紧,智能制造在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打开巨大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对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缺乏相应的设备、技术和人才储备,智能改造对于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时候,在适当的生产或管理领域引入智能改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借助专业外力实现自身的改造升级,成为当下不少企业推进智能改造的一种有效路径。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下,截至2020年末,浙江杭州已聚集近600家数字化工程服务机构。依托这些深耕智能制造改造升级的专业力量,杭州尝试走出一条“跨越自动化、普及数字化、引领智能化”的路径。探索——设备改造、系统升级,供应商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丰富“没有这些传感器之前,生产进度只能靠工人观察、记录并调配,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错,现在系统可以自动下达生产指令,效率更高。”说话间头也不抬,浙江力太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的工程师赵洪辉正在调试系统报错的一个故障传感器,作为供应商的驻厂人员,新设备上线这段时间他整日忙得不可开交。“机器联网”是推动形成工业互联网的关键,也是智能制造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在杭州,供应商的服务远不止这些。通过推动设备改造升级,让全自动视觉检测替代人工,在实现该环节无人化的同时,显著降低漏检率;通过建设智能物流系统,集成高速堆垛机、3D视觉机器人拣选和全景扫码等子系统,大幅提升货物出入库效率;通过搭建原料仓库管理系统,实时更新的出入库数据替代了过去的纸质报表,确保生产计划、采购计划之间协调统一;…………一组最新的数据可以验证智能改造持续推进的成效:2020年,杭州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到197.1万元/亩,同比增长8.71%;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6.2万元/人·年,比上年提高1万元/人·年。“从‘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到‘企业上云’‘ET工业大脑’,乃至目前推进中的‘未来工厂’建设,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作为智能改造的供给方,供应商的种种探索让制造业企业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下一步深化智能改造打下了基础。”杭州市经信局副局长尤荣福说。思考——企业对改造过程、效果、预期都需要加深认识作为智能改造供应商,丰富的改造经历,让他们有很多经验思考可以分享给打算改造的企业。在复杂且日渐精密的制造业领域,每家企业、每个车间甚至每台设备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无论是对设备的改造还是系统的优化,往往不会一帆风顺。“那段时间一听到手机响,脑子就会‘嗡’的一下,‘别又停机了吧!’”说起此前的一段经历,智能改造供应商杭州瑞正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兴伟好像还带着一脸紧张。2018年,在顺利完成某家拉链企业一期20余台设备的智能改造后,第二期800余台设备的改造提上了日程。“大家开始都以为20台能做好,800台无非就是数量的区别。”吴兴伟说,但没想到,一整个车间的设备联网上线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软硬件对接故障不断,最长的一次停机,系统恢复重启用了一个晚上,凌晨三四点钟我还在接客户的电话。”改造过程中,这样的状况并不鲜见。并且,改造完也不代表一劳永逸。“改完怎么运营?这个问题得重视。”浙江明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立君认为,不少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业企业,只看到了智能制造硬件和软件先进的一面,却没有认识到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要性。“管理跟不上,不仅会影响智能改造效能的发挥,还可能导致员工对智能制造系统的抵触。”更值得企业重视的是改造预期。在蒲惠智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克飞看来,“一些中小微制造业企业,对智能制造的认识不足,甚至提不出具体的改造对象和改造预期来。”没有清晰的目标意味着没有准确的抓手,智能改造工程师上门后,不得不先对企业进行咨询诊断,有的时候甚至是一边推进改造一边结合企业需求修正目标。除了企业自身的因素之外,一些外在的因素也值得关注。“最初‘机器换人’,以为先进设备买来用就可以了,可等到后期需要设备联网升级,制造商却不愿意开放接口权限。”一直参与企业智能改造工作的老板电器行政总监俞佳良说,“之前一套花费上千万元采购来的设备,从安装到调试全部由制造商完成,根本不允许我们参与,导致后期做智能改造时难度很大。”布局——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制度设计和服务支撑从2013年推进生产线改造开始,杭州实施制造业数字化变革已经进入第九个年头。随着旨在进一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的“未来工厂”建设目标的提出,杭州正加快形成新的企业形态和产业模式,用数智化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加速推进的同时,“立标杆易,广覆盖难”也是采访中来自业界的普遍看法。广覆盖难,不仅难在制造业企业认识的统一,也难在设备基础、资金力量、人才团队等客观基础条件上。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制度设计和服务支撑,是杭州推动智能改造的思路。尊重企业和市场的选择,在供应商百花齐放的同时,政府也在统筹协调其他力量。这几天,杭州钱塘区前进智造服务中心负责人高玲玲在园区内的几家制造业企业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智能改造后,运行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不能放松。作为杭州前进智造园与杭州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共同成立的机构,前进智造服务中心负责为辖内制造业企业提供包括智能改造和智慧园区整体规划与咨询、智能制造人才培育等在内的一揽子保障服务。“政府出面成立服务保障机构,一方面能够提升园区吸引力,集聚供应商,另一方面也能整合政策资源,提供优质服务。”高玲玲说。此外,还有来自头部互联网企业的技术支撑、金融机构的资金助力、校企合作的人才配合……在统筹布局、多方合力的背景下,近年来杭州智能改造成果丰硕。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末,杭州累计实施机器换人项目5003项,实施工厂物联网项目1744项,推动超11万家企业上云,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超过90%。“以此为基础,我们将不断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通过制造业转型带动数字经济升级,让‘双引擎’同向发力。”尤荣福说。(记者白之羽韩春瑶窦瀚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