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财经科创
从上市公司年报看中国经济:基本面稳步增长 持续分红增强信心
    来源:人民网 作者:黄盛 发布时间:2023-05-12 16:46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截至到今年5月3日,除已公告拟延迟披露和退市、重整的公司外,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共5067家公司披露了2022年度报告。


  多位专家表示,综合来看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基本盘,在2022年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反复跌宕、“三重压力”持续等困难,整体业绩的“基本面”保持了稳步增长,并持续推进数字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资本市场推动产业、资本、科技正向循环作用进一步凸显,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结构、生态进一步改善;与此同时,上市公司持续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年报现金分红金额创历史年度新高,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


  整体保持平稳增长


  实体经济展示较强经营韧性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2022年经营业绩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境内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1.5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净利润5.63万亿元,同比增长0.8%,整体业绩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据梳理,沪市主板公司2022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0.55万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4.16万亿元,同比增长2%;扣非后净利润3.95万亿元,同比增长3%;相较2019年,3项经营指标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6%和7%,特别是在营收方面,近6成公司营收扩大,近3成公司营收超百亿元;在净利润方面,超8成公司实现盈利,近5成公司实现利润增长。


  科创板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突破万亿元和千亿元,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2120.49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归母净利润1135.89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907.81亿元,同比增长9%;科创板全年营业收入的平均数由18.15亿元上升至23.44亿元,归母净利润的平均数由2.08亿元上升至2.20亿元,稳中向好的趋势显著。


  2022年,19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501.91亿元,平均实现营业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22.1%;全年共实现净利润138.11亿元,平均实现净利润7230.81万元,同比增长12.17%,盈利面达92.15%,其中44家公司增幅超过30%,22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亿元,42家公司连续三年实现利润正增长。


  2776家深市公司在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近20万亿元、归母净利润9279亿元,总市值约35万亿元,整体业绩再上新台阶。


  “基本面”数据稳步增长的背后,是实体类上市公司展现出的更为良好的高质量发展势头。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剔除金融行业和“三桶油”,2022年近六成(2884家)实体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五成(2337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近四成公司保持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上交所数据显示,沪市主板实体类上市公司2022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25万亿元、净利润1.90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7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5%;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覆盖2倍利润规模,体现较强的经营造血能力。深交所也表示,实体类公司2022年平均营业收入达67.70亿元,同比增长8%,平均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7%。


  对此,中国社科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张平表示,2022年我国虽然受到疫情冲击,但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好于整体经济增长,体现出上市公司增长的新动力已经形成,特别是科创、创业板营收和利润创新高,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发展快,国际出口带动企业发展等增长动力显现。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开源证券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2022年我国制造业和出口相关保持了较好的韧性,海外业务占比超30%的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增速超10.3%,远超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消费在疫情后的缓和期出现快速回暖反弹,全年累计来看部分消费行业公司营收实现了正增长。所以总体来看,虽然去年经济整体较差,但仍有近六成上市公司营收实现正增长,保持了较好的韧性增长。


  科技研发不断深入


  新兴动能日益提升


  上市公司在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中积极作为,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增强,研发投入持续保持高水平。


  综合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公开数据,2022年,沪市主板实体类公司合计研发投入8412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9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通信行业;科创板公司合计投入研发金额1284.68亿元,同比增长2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6%,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居前;深交所企业研发投入合计超6600亿元,同比增长近15%,其中有9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20%,385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107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北交所公司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支出共计67亿元,同比增长18.03%,平均研发强度4.46%,约为规上企业平均水平的3倍,24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也显示,上市公司充分发挥需求牵引主力军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2022年底累计披露专利数量超140万个,较上年增长17%以上。积极凝聚科技研发人才,2022年上市公司披露研发人员共257万人,全力推动各产业补链强链升链延链。


  张平表示,从现有的数据看,上市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主要是来自于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三个创新板块中科创板平均研发强度最高,达10.53%,全市场高技术制造业公司研发强度达6.71%,大量企业靠增加资本支出来调整自身的技术和企业方向,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此外,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也表现在人才占企业用工比的提高,而企业的高研发投入也提高了毛利水平、加强了企业定价能力。


  孙金钜认为,研发投入持续保持高水平,“硬科技”创新属性更加突出,带动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发资金持续涌入科技创新和新经济新产业,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持续增强,也有效促进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大额研发投入为相关上市公司带来不俗的市场表现,研发创新实力已成为支撑企业市场价值的关键要素。


  持续分红增强回报能力


  提振市场投资者信心


  随着上市公司的成长和发展,给予投资者合理的回报,为投资者提供分享投资成果的机会,共享企业发展成果,进一步提升投资者信心,成为上市公司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数据,高水平、多形式向投资者分红,共享发展硕果成为2022年上市公司的一大亮点。


  2022年,沪市主板共有1194家公司推出分红方案,占全部盈利公司家数的87%,现金分红总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具体来看,分红金额方面,161家公司派现10亿元以上,26家派现100亿元以上;分红比例方面,864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占比72%,287家公司分红比例超50%,635家公司连续3年分红比例超30%。股息率方面,以整体法下的年末收盘价为基准,2022年平均股息率3.6%,较上年增长0.5个百分点。其中,113家公司股息率超过5%,34家公司连续3年股息率稳超5%,现金分红的市场文化日益浓厚。


  科创板公司现金分红水平也再上新台阶,2022年度共有334家公司推出现金分红方案,总额317.71亿元,228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数量、规模均同比提升。其中,77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过1亿元。中国通号、传音控股、天合光能分红金额分别达到18.00亿元、14.47亿元、10.39亿元。


  北交所共有154家公司在2022年推出现金分红方案,占全部公司家数的8成以上,现金分红总额达到41.55亿元,其中近7成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股份回购方面,2022年30家公司发布股份回购方案,回购金额合计7.32亿元,超过近2年总和,大幅提振市场信心。


  深市公司2022年现金分红总额达4255.47亿元,456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50%,925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除了现金分红,深市2022年共推出股权激励计划396单,涉及股份数量60.7亿股,平均惠及371人;推出员工持股计划186单,涉及股份数量31.3亿股,平均惠及467人。


  孙金钜向人民网表示,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整体财务质量不断提升,为连续稳定的现金分红奠定坚实基础。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既切实履行了社会责任,同时也给市场传递信心与活力,助力A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他建议,在分红政策上,上市公司应努力使红利预期平稳变化,如果分红增持确实需要做出较大调整,应尽可能未雨绸缪,努力确保这种行为不被市场误解。对投资者而言,应该更多关注红利的相对变化,而不是绝对数量。


  张平则认为,在业绩上涨的同时,上市公司分红1.8万亿元,超过了再融资9千亿元,为长期投资打下了现金流分红的基础。他认为,现金分红一方面来自于监管,另一方面更来自企业内生化要求,企业发展靠规模扩张已经让位于提高研发的内生增长,因此有红利可分,也倾向于更好地为股东创造价值,赢得长期的投资价值。(黄盛)(实习生胡琦兰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陈钇彤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从上市公司年报看中国经济:基本面稳步增长 持续分红增强信心
来源:人民网 2023-05-12 16:46:35
      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截至到今年5月3日,除已公告拟延迟披露和退市、重整的公司外,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共5067家公司披露了2022年度报告。多位专家表示,综合来看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基本盘,在2022年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反复跌宕、“三重压力”持续等困难,整体业绩的“基本面”保持了稳步增长,并持续推进数字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资本市场推动产业、资本、科技正向循环作用进一步凸显,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结构、生态进一步改善;与此同时,上市公司持续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年报现金分红金额创历史年度新高,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整体保持平稳增长实体经济展示较强经营韧性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2022年经营业绩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境内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1.5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净利润5.63万亿元,同比增长0.8%,整体业绩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据梳理,沪市主板公司2022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0.55万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4.16万亿元,同比增长2%;扣非后净利润3.95万亿元,同比增长3%;相较2019年,3项经营指标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6%和7%,特别是在营收方面,近6成公司营收扩大,近3成公司营收超百亿元;在净利润方面,超8成公司实现盈利,近5成公司实现利润增长。科创板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突破万亿元和千亿元,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2120.49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归母净利润1135.89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907.81亿元,同比增长9%;科创板全年营业收入的平均数由18.15亿元上升至23.44亿元,归母净利润的平均数由2.08亿元上升至2.20亿元,稳中向好的趋势显著。2022年,19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501.91亿元,平均实现营业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22.1%;全年共实现净利润138.11亿元,平均实现净利润7230.81万元,同比增长12.17%,盈利面达92.15%,其中44家公司增幅超过30%,22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亿元,42家公司连续三年实现利润正增长。2776家深市公司在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近20万亿元、归母净利润9279亿元,总市值约35万亿元,整体业绩再上新台阶。“基本面”数据稳步增长的背后,是实体类上市公司展现出的更为良好的高质量发展势头。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剔除金融行业和“三桶油”,2022年近六成(2884家)实体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五成(2337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近四成公司保持营收、净利润双增长。上交所数据显示,沪市主板实体类上市公司2022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25万亿元、净利润1.90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7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5%;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覆盖2倍利润规模,体现较强的经营造血能力。深交所也表示,实体类公司2022年平均营业收入达67.70亿元,同比增长8%,平均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7%。对此,中国社科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张平表示,2022年我国虽然受到疫情冲击,但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好于整体经济增长,体现出上市公司增长的新动力已经形成,特别是科创、创业板营收和利润创新高,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发展快,国际出口带动企业发展等增长动力显现。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开源证券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2022年我国制造业和出口相关保持了较好的韧性,海外业务占比超30%的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增速超10.3%,远超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消费在疫情后的缓和期出现快速回暖反弹,全年累计来看部分消费行业公司营收实现了正增长。所以总体来看,虽然去年经济整体较差,但仍有近六成上市公司营收实现正增长,保持了较好的韧性增长。科技研发不断深入新兴动能日益提升上市公司在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中积极作为,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增强,研发投入持续保持高水平。综合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公开数据,2022年,沪市主板实体类公司合计研发投入8412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9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通信行业;科创板公司合计投入研发金额1284.68亿元,同比增长2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6%,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居前;深交所企业研发投入合计超6600亿元,同比增长近15%,其中有9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20%,385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107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北交所公司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支出共计67亿元,同比增长18.03%,平均研发强度4.46%,约为规上企业平均水平的3倍,24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也显示,上市公司充分发挥需求牵引主力军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2022年底累计披露专利数量超140万个,较上年增长17%以上。积极凝聚科技研发人才,2022年上市公司披露研发人员共257万人,全力推动各产业补链强链升链延链。张平表示,从现有的数据看,上市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主要是来自于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三个创新板块中科创板平均研发强度最高,达10.53%,全市场高技术制造业公司研发强度达6.71%,大量企业靠增加资本支出来调整自身的技术和企业方向,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此外,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也表现在人才占企业用工比的提高,而企业的高研发投入也提高了毛利水平、加强了企业定价能力。孙金钜认为,研发投入持续保持高水平,“硬科技”创新属性更加突出,带动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发资金持续涌入科技创新和新经济新产业,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持续增强,也有效促进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大额研发投入为相关上市公司带来不俗的市场表现,研发创新实力已成为支撑企业市场价值的关键要素。持续分红增强回报能力提振市场投资者信心随着上市公司的成长和发展,给予投资者合理的回报,为投资者提供分享投资成果的机会,共享企业发展成果,进一步提升投资者信心,成为上市公司的责任和义务。根据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数据,高水平、多形式向投资者分红,共享发展硕果成为2022年上市公司的一大亮点。2022年,沪市主板共有1194家公司推出分红方案,占全部盈利公司家数的87%,现金分红总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具体来看,分红金额方面,161家公司派现10亿元以上,26家派现100亿元以上;分红比例方面,864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占比72%,287家公司分红比例超50%,635家公司连续3年分红比例超30%。股息率方面,以整体法下的年末收盘价为基准,2022年平均股息率3.6%,较上年增长0.5个百分点。其中,113家公司股息率超过5%,34家公司连续3年股息率稳超5%,现金分红的市场文化日益浓厚。科创板公司现金分红水平也再上新台阶,2022年度共有334家公司推出现金分红方案,总额317.71亿元,228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数量、规模均同比提升。其中,77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过1亿元。中国通号、传音控股、天合光能分红金额分别达到18.00亿元、14.47亿元、10.39亿元。北交所共有154家公司在2022年推出现金分红方案,占全部公司家数的8成以上,现金分红总额达到41.55亿元,其中近7成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股份回购方面,2022年30家公司发布股份回购方案,回购金额合计7.32亿元,超过近2年总和,大幅提振市场信心。深市公司2022年现金分红总额达4255.47亿元,456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50%,925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除了现金分红,深市2022年共推出股权激励计划396单,涉及股份数量60.7亿股,平均惠及371人;推出员工持股计划186单,涉及股份数量31.3亿股,平均惠及467人。孙金钜向人民网表示,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整体财务质量不断提升,为连续稳定的现金分红奠定坚实基础。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既切实履行了社会责任,同时也给市场传递信心与活力,助力A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他建议,在分红政策上,上市公司应努力使红利预期平稳变化,如果分红增持确实需要做出较大调整,应尽可能未雨绸缪,努力确保这种行为不被市场误解。对投资者而言,应该更多关注红利的相对变化,而不是绝对数量。张平则认为,在业绩上涨的同时,上市公司分红1.8万亿元,超过了再融资9千亿元,为长期投资打下了现金流分红的基础。他认为,现金分红一方面来自于监管,另一方面更来自企业内生化要求,企业发展靠规模扩张已经让位于提高研发的内生增长,因此有红利可分,也倾向于更好地为股东创造价值,赢得长期的投资价值。(黄盛)(实习生胡琦兰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