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财经科创
跨国企业在中国—— 他们为何扎根中国?这组数字给出答案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震 发布时间:2023-02-20 11:45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传媒矩阵平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关键一年。


  近日,“新时代新机遇——跨国企业在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记者在上海实地探访跨国企业在华发展。一组组亮眼数字,折射出新时代中国经济强大的吸引力和跨国企业看好中国、投资中国的坚定信心。


  ——“服务1.5亿消费者”


  记者走进联合利华北亚区管理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了解到,这里汇集了全球12个国家的近400名研发人员。凭借充足的研发人力储备,以及全球尖端的研发设施与实验设备,该中心创新开发了一系列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本土化产品。


ba0edc7fd6ef61784de7e6f459c61904.jpg

联合利华上海研发中心。受访者供图


  “联合利华全球增长份额权重中中国占比最大,中国市场是不可或缺的。”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曾锡文介绍,深耕中国发展30多年来,联合利华累计在华投资已超30亿美元,拥有8大生产基地,经营着40多个知名品牌,为1.5亿消费者家庭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清洁、健康产品和服务。


  “我们一直在上海,从未缺席过中国发展。”曾锡文表示,联合利华在中国的投资还将不断扩大,今年在广州投资近17亿元建全品类生产基地,位于四川、天津、安徽的工厂也在扩建中。


  ——“引入超500种创新产品”


  在上海浦江镇漕河泾综合保税区,美敦力上海工厂拥有12条不同类型的产品加工生产线,覆盖医用高频仪器设备、外科手术器械,以及手术室、急救室用诊疗设备和器具等。


a1208ee44e5d94c533adb8881689a25a.jpg

美敦力上海工厂。人民网记者王震 摄


  1989年在中国设立第一个办事处,1996年在上海正式落户,如今美敦力在上海设有全球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区域物流中心和医疗创新中心;在常州设有一个骨科器械生产基地;在成都设有两个生产基地及一家医疗创新中心。


  “近年来,我们加速推进本土化战略,积极将更多先进疗法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落户中国,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美敦力上海工厂负责人王艳介绍,截至目前,美敦力已向中国市场引入超500种创新产品,两家医疗创新中心平均每年为中国培训医疗专业人士约15000人次。


  ——“超70%员工在中国”


  走进位于闵行区的奥特斯上海工厂,车间里热火朝天,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生产设备。一批批应用于移动设备以及汽车电子领域的高密度互连印刷电路板和类载板,从这里生产下线。


6b8fa89047cf6ee6fb55698bd450a94d.jpg

奥特斯上海工厂。受访者供图


  奥特斯是奥地利在华最大的投资企业,在上海(2001年)和重庆(2011年)建立起其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超过70%的员工在中国工厂。奥特斯中国区董事会主席潘正锵表示,中国市场是奥特斯实现增长的基石,未来将继续专注于重庆三厂新产能的投产,并根据市场需求,在上海工厂持续实施技术升级。


  “近年来,集成电路和微电子产业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我们非常有信心。”潘正锵说。


  ——“力争实际使用外资240亿美元”


  “2023年,上海力争实现实际使用外资240亿美元左右,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资研发中心25家。”在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薛锋主任谈及今年工作信心满满。


cbfc4c328982f6531f5be0b4d52c1c12.jpg

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主任薛锋向记者介绍投资促进工作。人民网记者王震 摄


  该中心是上海市级双向投资促进机构,在洛杉矶、大阪、伦敦、法兰克福、哥德堡设立有海外办事处,主要职能是为中外投资者提供政策咨询、洽谈对接等服务,以推动外资项目落地。薛锋介绍:“2023年,上海市将实施‘利用外资筑基引强’行动,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以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实举措推动政策赋能、更优环境稳定外商投资信心和预期。”(记者:王震)

责任编辑:陈钇彤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跨国企业在中国—— 他们为何扎根中国?这组数字给出答案
来源:人民网 2023-02-20 11:45:20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关键一年。近日,“新时代新机遇——跨国企业在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记者在上海实地探访跨国企业在华发展。一组组亮眼数字,折射出新时代中国经济强大的吸引力和跨国企业看好中国、投资中国的坚定信心。——“服务1.5亿消费者”记者走进联合利华北亚区管理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了解到,这里汇集了全球12个国家的近400名研发人员。凭借充足的研发人力储备,以及全球尖端的研发设施与实验设备,该中心创新开发了一系列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本土化产品。联合利华上海研发中心。受访者供图“联合利华全球增长份额权重中中国占比最大,中国市场是不可或缺的。”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曾锡文介绍,深耕中国发展30多年来,联合利华累计在华投资已超30亿美元,拥有8大生产基地,经营着40多个知名品牌,为1.5亿消费者家庭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清洁、健康产品和服务。“我们一直在上海,从未缺席过中国发展。”曾锡文表示,联合利华在中国的投资还将不断扩大,今年在广州投资近17亿元建全品类生产基地,位于四川、天津、安徽的工厂也在扩建中。——“引入超500种创新产品”在上海浦江镇漕河泾综合保税区,美敦力上海工厂拥有12条不同类型的产品加工生产线,覆盖医用高频仪器设备、外科手术器械,以及手术室、急救室用诊疗设备和器具等。美敦力上海工厂。人民网记者王震摄1989年在中国设立第一个办事处,1996年在上海正式落户,如今美敦力在上海设有全球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区域物流中心和医疗创新中心;在常州设有一个骨科器械生产基地;在成都设有两个生产基地及一家医疗创新中心。“近年来,我们加速推进本土化战略,积极将更多先进疗法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落户中国,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美敦力上海工厂负责人王艳介绍,截至目前,美敦力已向中国市场引入超500种创新产品,两家医疗创新中心平均每年为中国培训医疗专业人士约15000人次。——“超70%员工在中国”走进位于闵行区的奥特斯上海工厂,车间里热火朝天,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生产设备。一批批应用于移动设备以及汽车电子领域的高密度互连印刷电路板和类载板,从这里生产下线。奥特斯上海工厂。受访者供图奥特斯是奥地利在华最大的投资企业,在上海(2001年)和重庆(2011年)建立起其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超过70%的员工在中国工厂。奥特斯中国区董事会主席潘正锵表示,中国市场是奥特斯实现增长的基石,未来将继续专注于重庆三厂新产能的投产,并根据市场需求,在上海工厂持续实施技术升级。“近年来,集成电路和微电子产业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我们非常有信心。”潘正锵说。——“力争实际使用外资240亿美元”“2023年,上海力争实现实际使用外资240亿美元左右,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资研发中心25家。”在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薛锋主任谈及今年工作信心满满。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主任薛锋向记者介绍投资促进工作。人民网记者王震摄该中心是上海市级双向投资促进机构,在洛杉矶、大阪、伦敦、法兰克福、哥德堡设立有海外办事处,主要职能是为中外投资者提供政策咨询、洽谈对接等服务,以推动外资项目落地。薛锋介绍:“2023年,上海市将实施‘利用外资筑基引强’行动,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以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实举措推动政策赋能、更优环境稳定外商投资信心和预期。”(记者: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