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财经科创
算联全球·数聚韶关!
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开幕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张文 发布时间:2022-05-29 23:24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传媒矩阵平台

  5月29日,算联全球·数聚韶关——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在韶关举行。会上,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集群揭牌仪式。


  本次大会由省人民政府主办,韶关市人民政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能源局、省科学技术厅、省通信管理局承办,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大会,也是全面展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发展最新进展与成果的一次高规格、高水平盛会。

b47120a1548f1473fc3bd5f1665df893.jpg

大会现场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韶关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打造“1+2+3”的交流平台,即1个主会场,2个分会场,3个主题活动。


  在主会场,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俊龙等各领域顶尖专家进行主旨演讲。华为、华大基因、浪潮等企业负责人进行包括“引领数字基础设施创新,助力构建大湾区新型算力网络体系”等9个主题内容演讲。


  2个分会场即为算力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数据中心绿色节能发展两大主题分会场,包括19个主题演讲和2场高峰对话。3个主题活动涵盖“东数西算”工程算力枢纽节点交流座谈会、数据中心产业项目路演、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产业人才韶关行活动。

f27d29131e141e46a779c41c8522af0c.jpg


  大会还举行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方案和韶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及招商政策进行了解读;韶关市政府还与有关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韶关市相关负责人介绍称,韶关市高度重视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的创建工作,在自然环境、网络、电力等关键要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今年2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正式批复同意在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规划设立韶关数据中心集群。


  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边界为韶关高新区,其中浈江产业园地块(2734亩)、曲江白土开发区地块(1468亩)、莞韶城地块(2302亩)作为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建设发展用地,合计6504亩。


  按照国家、省对数据中心集群的建设要求,规划在浈江产业园地块布局建设30万架机架,在曲江白土开发区地块布局建设12万架机架,在莞韶城地块布局建设8万架机架和大数据上下游产业。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网络级别提升至国家级骨干网络枢纽节点,引导全省大型、超大型(3000架以上)数据中心集聚,省内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


  政策解读: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将如何建设

55a227303af3d4faf66a5b76b4ee6d1f.jpg


  在会上,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赖茂华从战略定位、总体目标、区域布局等方面,就“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方案”进行全面解读。


  “广东省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应当肩负起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排头兵’的改革先行示范责任。”


  赖茂华表示,在战略定位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将全力打造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在总体目标方面,广东将重点聚焦数网、数纽、数链、数据脑和数盾五大关键子体系,系统谋划推动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集约化和服务化创新,到“十四五”期末建成绿色节约、统筹调度、数据融通、创新应用、安全可靠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总体格局;在区域布局方面,广东将建设“一群多城、群城两级、多层异购、云边协同”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空间格局,在物理上形成数据中心集群和多个重点区域城市算力设施的数据中心供给结构和空间布局。


  介绍称,为实现上述发展定位和目标,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将重点着力推动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推动城市数据中心建设、加快网络互联互通建设、加快提升算力服务水平、有效提升网络数据安全能力、促进数据流通和深化数据应用建设。


  专家热议:“东数西算”的实现路径


  东数西算的基础支撑与技术挑战,算力平台建设需克服三大挑战,大模型与东数西算之间的关系……就“东数西算”相关热点话题,多名行业顶尖的权威院士专家发表了思想深刻的演讲。

5f6e0de4a4c4598d2e1060ff368dc417.jpg

  “如果大家对近代史、现代史比较了解,我们现在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夕。”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认为,中国算力网的建设要基于自主可控新型网络技术,总体目标是实现全国大型算力的协同调度和高效计算,实现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重要节点的互联互通;实现全国算力一体化,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的算力底座。

4add1e4fed13e583b09e818538b8635b.jpg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授魏少军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广东经济实力雄厚且数字经济竞争力位居全国榜首,具备发展大算力中心的优越条件。他认为,要从算力建设入手,打造高性能、高能效、高安全和低成本的大算力平台,促进广东乃至全国智能产业的发展。因此,寻求最先进的计算技术来构建大算力平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0b7f2dd1b49e4e48b3ad5d1300070480.jpg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陈俊龙表示,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迫切需要对算力性能进行仿真与优化。作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AI大模型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东数西算”工程的作用。

 

责任编辑:陈沁审核:戴靖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开幕
来源:羊城晚报 2022-05-29 23:24:35
      5月29日,算联全球·数聚韶关——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在韶关举行。会上,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集群揭牌仪式。本次大会由省人民政府主办,韶关市人民政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能源局、省科学技术厅、省通信管理局承办,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大会,也是全面展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发展最新进展与成果的一次高规格、高水平盛会。大会现场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韶关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打造“1+2+3”的交流平台,即1个主会场,2个分会场,3个主题活动。在主会场,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俊龙等各领域顶尖专家进行主旨演讲。华为、华大基因、浪潮等企业负责人进行包括“引领数字基础设施创新,助力构建大湾区新型算力网络体系”等9个主题内容演讲。2个分会场即为算力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数据中心绿色节能发展两大主题分会场,包括19个主题演讲和2场高峰对话。3个主题活动涵盖“东数西算”工程算力枢纽节点交流座谈会、数据中心产业项目路演、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产业人才韶关行活动。大会还举行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方案和韶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及招商政策进行了解读;韶关市政府还与有关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韶关市相关负责人介绍称,韶关市高度重视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的创建工作,在自然环境、网络、电力等关键要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今年2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正式批复同意在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规划设立韶关数据中心集群。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边界为韶关高新区,其中浈江产业园地块(2734亩)、曲江白土开发区地块(1468亩)、莞韶城地块(2302亩)作为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建设发展用地,合计6504亩。按照国家、省对数据中心集群的建设要求,规划在浈江产业园地块布局建设30万架机架,在曲江白土开发区地块布局建设12万架机架,在莞韶城地块布局建设8万架机架和大数据上下游产业。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网络级别提升至国家级骨干网络枢纽节点,引导全省大型、超大型(3000架以上)数据中心集聚,省内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政策解读: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将如何建设在会上,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赖茂华从战略定位、总体目标、区域布局等方面,就“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方案”进行全面解读。“广东省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应当肩负起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排头兵’的改革先行示范责任。”赖茂华表示,在战略定位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将全力打造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在总体目标方面,广东将重点聚焦数网、数纽、数链、数据脑和数盾五大关键子体系,系统谋划推动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集约化和服务化创新,到“十四五”期末建成绿色节约、统筹调度、数据融通、创新应用、安全可靠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总体格局;在区域布局方面,广东将建设“一群多城、群城两级、多层异购、云边协同”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空间格局,在物理上形成数据中心集群和多个重点区域城市算力设施的数据中心供给结构和空间布局。介绍称,为实现上述发展定位和目标,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将重点着力推动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推动城市数据中心建设、加快网络互联互通建设、加快提升算力服务水平、有效提升网络数据安全能力、促进数据流通和深化数据应用建设。专家热议:“东数西算”的实现路径东数西算的基础支撑与技术挑战,算力平台建设需克服三大挑战,大模型与东数西算之间的关系……就“东数西算”相关热点话题,多名行业顶尖的权威院士专家发表了思想深刻的演讲。“如果大家对近代史、现代史比较了解,我们现在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夕。”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认为,中国算力网的建设要基于自主可控新型网络技术,总体目标是实现全国大型算力的协同调度和高效计算,实现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重要节点的互联互通;实现全国算力一体化,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的算力底座。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授魏少军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广东经济实力雄厚且数字经济竞争力位居全国榜首,具备发展大算力中心的优越条件。他认为,要从算力建设入手,打造高性能、高能效、高安全和低成本的大算力平台,促进广东乃至全国智能产业的发展。因此,寻求最先进的计算技术来构建大算力平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陈俊龙表示,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迫切需要对算力性能进行仿真与优化。作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AI大模型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东数西算”工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