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专题
技术落地见真章,亿纬锂能进入高速发展区间
    来源:半岛网 发布时间:2025-10-21 20:34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传媒矩阵平台

  2025年10月14日,亿纬锂能首套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在荆门基地并网运行,成为近期新能源领域的标志性事件。这套采用NF155L钠离子电芯的系统,不仅实现核心器件100%自研自产,更突破性解决了传统储能电池的安全痛点——通过无负极设计与阻燃电解液配方,燃爆风险降低90%,循环寿命超3万次,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更具产业价值的是其“即插即用”的适配性:可直接兼容现有锂电储能产线,无需额外改造即可实现量产。这一突破不仅兑现了“锂+钠”双体系战略,更响应了《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多元化技术供给”的要求。


  固态电池: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场景


  9月3日成都固态电池量产基地的揭牌,标志着亿纬锂能在下一代技术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此次下线的“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以300Wh/kg的能量密度率先切入人形机器人与低空飞行器市场。与同类技术相比,其700Wh/L的体积能量密度可使飞行器续航提升40%,完美适配低空经济对“轻量化+长续航”的需求。


  基地一期将于2025年底建成,具备60Ah电池制造能力;二期2026年交付后将形成100MWh产能,较原计划提前半年。同步推进的硫化物基路线取得新突破,百兆瓦时中试线预计年内投产,400Wh/kg高比能产品研发提前进入冲刺阶段。这种“场景先行+双线并进”的策略,使亿纬在固态电池商业化竞赛中稳居第一梯队,国信证券预测其2026年相关收入将突破20亿元。


  大圆柱电池:高端动力市场产能兑现


  50亿元可转债募资落地的消息,为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的产能释放注入强心剂。此次募资投向的21GWh大圆柱乘用车电池项目,与沈阳基地已试产的10GWh产线形成互补,2026年全部投产后将形成31GWh产能,可配套40万辆新能源车型。


  亿纬锂能通过引入AI极耳焊接工艺,电芯内阻再降5%,10分钟快充至80%的性能指标得到宝马验证。海外市场拓展同样亮眼,最新数据显示,亿纬锂能已成为宝马新世代车型的首发电池供应商。亿纬凭借“产能+技术+客户”三重优势,提前锁定高端动力市场份额。


  大方形电池:储能规模化的产能基石


  荆门超级储能工厂的全面投产,成为亿纬锂能巩固储能优势的核心支撑。这座国内单体最大的储能电池工厂,一期15GWh产线已实现满负荷运转,生产的628AhMB56大方形电芯,使400MWh级储能电站的集成成本降低12%。借助数字孪生与AI视觉检测技术,产品缺陷率降至PPB级别,在华能、国电投的招标中中标率连续三个季度超28%。


  态协同更放大规模效应:6月与天顺风能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已进入实质落地阶段——双方联合开发的风电-储能一体化系统,在江苏某风电场实现并网,通过绿电交易使项目收益率提升3个百分点。


  战略闭环:从技术布局到价值创造


  近期一系列大事件的密集落地,勾勒出亿纬锂能“技术研发-产能建设-市场验证”的完整闭环。


  更深层的价值在于产业生态构建:以荆门基地为核心,带动34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从资源开发到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


  在新能源产业从“技术竞赛”转向“产能兑现”的关键期,亿纬锂能通过钠离子电池的场景突破、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提速、大圆柱电池的产能释放与大方形电池的生态协同,完美诠释了“技术落地即价值创造”的发展逻辑。这种扎实的战略执行力,不仅使其穿越行业周期,更为中国锂电池产业从“规模领先”向“质量引领”转型提供了鲜活范本。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审核:高海仙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来源:半岛网 2025-10-21 20:34:29
      2025年10月14日,亿纬锂能首套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在荆门基地并网运行,成为近期新能源领域的标志性事件。这套采用NF155L钠离子电芯的系统,不仅实现核心器件100%自研自产,更突破性解决了传统储能电池的安全痛点——通过无负极设计与阻燃电解液配方,燃爆风险降低90%,循环寿命超3万次,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更具产业价值的是其“即插即用”的适配性:可直接兼容现有锂电储能产线,无需额外改造即可实现量产。这一突破不仅兑现了“锂+钠”双体系战略,更响应了《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多元化技术供给”的要求。固态电池: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场景9月3日成都固态电池量产基地的揭牌,标志着亿纬锂能在下一代技术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此次下线的“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以300Wh/kg的能量密度率先切入人形机器人与低空飞行器市场。与同类技术相比,其700Wh/L的体积能量密度可使飞行器续航提升40%,完美适配低空经济对“轻量化+长续航”的需求。基地一期将于2025年底建成,具备60Ah电池制造能力;二期2026年交付后将形成100MWh产能,较原计划提前半年。同步推进的硫化物基路线取得新突破,百兆瓦时中试线预计年内投产,400Wh/kg高比能产品研发提前进入冲刺阶段。这种“场景先行+双线并进”的策略,使亿纬在固态电池商业化竞赛中稳居第一梯队,国信证券预测其2026年相关收入将突破20亿元。大圆柱电池:高端动力市场产能兑现50亿元可转债募资落地的消息,为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的产能释放注入强心剂。此次募资投向的21GWh大圆柱乘用车电池项目,与沈阳基地已试产的10GWh产线形成互补,2026年全部投产后将形成31GWh产能,可配套40万辆新能源车型。亿纬锂能通过引入AI极耳焊接工艺,电芯内阻再降5%,10分钟快充至80%的性能指标得到宝马验证。海外市场拓展同样亮眼,最新数据显示,亿纬锂能已成为宝马新世代车型的首发电池供应商。亿纬凭借“产能+技术+客户”三重优势,提前锁定高端动力市场份额。大方形电池:储能规模化的产能基石荆门超级储能工厂的全面投产,成为亿纬锂能巩固储能优势的核心支撑。这座国内单体最大的储能电池工厂,一期15GWh产线已实现满负荷运转,生产的628AhMB56大方形电芯,使400MWh级储能电站的集成成本降低12%。借助数字孪生与AI视觉检测技术,产品缺陷率降至PPB级别,在华能、国电投的招标中中标率连续三个季度超28%。态协同更放大规模效应:6月与天顺风能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已进入实质落地阶段——双方联合开发的风电-储能一体化系统,在江苏某风电场实现并网,通过绿电交易使项目收益率提升3个百分点。战略闭环:从技术布局到价值创造近期一系列大事件的密集落地,勾勒出亿纬锂能“技术研发-产能建设-市场验证”的完整闭环。更深层的价值在于产业生态构建:以荆门基地为核心,带动34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从资源开发到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在新能源产业从“技术竞赛”转向“产能兑现”的关键期,亿纬锂能通过钠离子电池的场景突破、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提速、大圆柱电池的产能释放与大方形电池的生态协同,完美诠释了“技术落地即价值创造”的发展逻辑。这种扎实的战略执行力,不仅使其穿越行业周期,更为中国锂电池产业从“规模领先”向“质量引领”转型提供了鲜活范本。(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