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信仰之基,激励广大教师在新征程上勇担育人使命,在学习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加强党性锤炼。日前,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薛怀南、党委书记王艳丽、党委副书记闫长宝、副校长张宁、校长助理王磊以及党员教师赴贵州开展“重走长征路 铸魂启新程”红色教育主题培训,重温党的革命历史,追寻党的奋斗足迹,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千里奔赴,追寻红色足迹
党员教师们步入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一件件斑驳的文物、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文字叙述,无声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党员教师们驻足凝望,认真聆听。革命先辈们在极端酷刑下展现出的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的钢铁意志和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执着坚守,令每一位在场党员深受震撼。这堂“作风淬炼课”,让党员们深刻体悟到信仰的力量与纪律的刚性,警醒大家务必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遵义寻根,感悟转折伟力
青砖灰瓦诉说峥嵘岁月,遵义红城见证伟大转折。正值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刻,党员教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遵义会议会址和陈列馆,泛黄的照片与实物交织成一条深邃的时空隧道,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电文、遵义会议决议手稿、红军破译的敌军密码本......一件件承载历史记忆的文物引人驻足,无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党员教师们凝视红军英勇冲锋突围的场景,在历史的回响中深入学习遵义的伟大历程,触摸着历史的温度,深刻感悟遵义会议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活动中,王艳丽结合参观所见现场讲授思政课,她指出,大家在这里重温遵义会议历史,不仅是为了回望来时路、铭记初心,也更是为了从这段伟大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1935年的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在军事上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军事路线,在组织上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孕育了以“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为基本内涵的遵义会议精神。结合我们当前的工作,总结出四个启示: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破解工作难题;二是强化核心意识,凝聚工作合力;三是勇于自我革命,提升工作质效;四是践行初心使命,推动学校发展。
党员教师们伫立在茅台镇赤水河畔的三渡渡口。凝视着奔流的河水与复建的浮桥遗址,教师们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红军以非凡的胆略与高超的战术,声东击西、机动灵活,成功摆脱敌军重兵围堵的关键时刻。实地感受“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战争奇迹,大家对红军将士的英勇无畏和指挥艺术有了更为具象而深刻的认知。
缅怀英烈,重温入党初心
苍松肃立,丰碑高耸,党员教师们走进遵义红军烈士陵园,怀着崇敬之心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默哀致敬。庄严肃穆的纪念碑静静矗立,似在诉说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举拳,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在山间回荡,既彰显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饱含对先烈的缅怀与敬仰,更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理想信念的决心,要以革命先烈为镜,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强大动力。
古镇觅踪,感悟运筹智慧
行程继续深入,党员教师们走进了历史悠久的青岩古镇。这里不仅是明清军事要塞,更镌刻着红军长征的深刻印记。在青岩红军指挥部旧址,教师们踏入了当年红军领导人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历史现场。旧址内陈列的简陋桌椅、作战地图以及再现历史场景的布置,生动展现了红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非凡的智慧和胆略,巧妙实施佯攻贵阳、调动敌军、最终实现战略转移的关键决策过程。大家深刻体会到,革命的成功不仅需要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牺牲,同样离不开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的实践智慧,这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应对挑战、创新育人方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启示。
红色旋律,激荡信仰力量
在革命圣地的庄严氛围中,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文艺演出热烈举行。演出在一首颂扬伟大历史转折的经典革命歌曲《长征组歌·遵义会议放光辉》中拉开序幕,领诵者与领唱者饱含深情,全体人员激昂合唱,共同讴歌那力挽狂澜、指引航向的光辉篇章,嘹亮的歌声激荡起对真理与信仰的无限崇敬。
《七律·长征》的朗诵声响彻现场,合诵声整齐坚定,将诗中蕴含的磅礴革命乐观主义与豪迈英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深深震撼着每一位教师的心灵。随后,一段原创红色三句半精彩呈现,表演者们以精练诙谐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演绎,巧妙讲述革命故事,诠释不朽精神,寓教于乐,引发了现场热烈的共鸣与掌声。演出的高潮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雄壮合唱中到来,全体人员齐声放歌,用最真挚、最炽热的情感,唱响了对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更唱出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传承红色基因、勇担育人使命的铮铮誓言。
这场在历史现场举行的艺术盛宴,以动人的旋律和深情的演绎,让教师们的心灵再次受到深刻涤荡,将伟大的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启航育人新征程注入了澎湃而坚定的精神动力。
红色课堂,锤炼育人担当
此次红色教育主题培训,是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次生动实践。学校始终将红色资源作为思政育人的“鲜活教材”和“精神滋养”,致力于将红色基因深植于育人全过程。通过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学校将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宝贵财富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打造了一批具有红色底蕴的特色思政课程。党员教师们将把此行汲取的信仰力量、历史智慧和革命情怀,转化为课堂上的生动讲述、育人中的言传身教,引导青年学子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激发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内生动力。
回望奋斗路,眺望奋进路。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将以此次红色教育主题培训为契机,以更加主动的精神、更加切实的行动赓续红色血脉,以红色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持续推动红色教育与职业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深度融合。不忘筚路蓝缕来时路,砥砺立德树人新征程,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奋力前行,培育出更多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李鹏 杨帅 刘佳豪)
(供稿单位:中共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