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专程探访湖口县青阳腔传承保护基地,开展了一场深度沉浸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亲身感受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青阳腔艺术魅力。
在湖口县青阳腔传承保护基地合照 徐房清
在基地内,服务队师生受到国家级非遗青阳腔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饶江钗的热情接待。为了让青年学子零距离触摸传统戏曲精髓,活动精心设计了深度体验环节。在饶江钗及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队员们亲身参与戏曲表演前的妆造准备。饶江钗亲自为队员们勾画戏曲脸谱,一笔一画展现传统技法奥秘,并指导大家穿戴色彩绚丽、纹饰精美、极具青阳腔特色的传统戏服与繁复头饰。厚重的历史感透过精致的服饰妆容扑面而来,队员们初步尝试融入角色与戏曲情境。
妆造准备 徐房清
妆扮停当后,饶江钗选取经典剧目《穆桂英下山》片段进行现场教学。她亲身示范了高亢激昂、婉转细腻的青阳腔独特唱法,并细致讲解身段动作的要领。队员们全神贯注,认真聆听,努力模仿唱腔的韵味起伏与基础走位,亲身体验青阳腔“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其调喧”的独特艺术风格。基地内萦绕着古老唱腔的生涩学唱与老师精准的指点之声。饶江钗现场感慨道:“看到年轻学子对传统戏曲的热情和投入,我深感欣慰。青阳腔的传承,正需要这样的新鲜血液来接力。”队员龚妙安在体验后兴奋地表示:“亲手触摸这些华美的戏服,学习那些韵味独特的唱腔和身段,感觉厚重的历史仿佛在眼前‘活’了起来,比任何书本描述都要生动震撼!”
志愿者们正在学习青阳腔 徐房清
活动尾声,身着华美戏服、面绘油彩的实践队员与饶江钗及基地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定格了青春与古老艺术深度对话的珍贵瞬间。
学习完毕后与老师一起合影留念 任耀庭
此次沉浸式探访,让九江学院的青年学子跨越时空,深刻体悟到青阳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独特艺术魅力及其传承保护的紧迫性。这不仅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更是在年轻一代心中播下了关注、珍视并自觉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种子,为非遗传承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与希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