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阿克苏市结合农牧民党员队伍实际,总结探索“12345”农牧民党员教育培训机制,持续提升农牧民党员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
聚焦1个培训重点。紧扣主题主线,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党史教育、纪律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等有机融合,让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推动党员学思想、固根基。
覆盖2个培训对象。注重教育培训针对性,根据农牧民党员掌握国家通用语言熟练程度,用“民族语言+国家通用语言”的双语教学形式开展培训,用“民言土语”“本土教材”讲解授课,提升培训“差异化”,解决“讲不好”“没人听”的问题,让党的各项政策方针带着“馕味”飞入千家万户,使广大农牧民党员“听得懂”“坐得住”“记得牢”“传得开”。
明确3个统一动作。强化身份认同,贴合农牧民党员特点,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升国旗唱国歌、组织党员谈体会等“规定动作”,用直观、生动且具有强烈仪式感的活动形式,营造严肃、庄重的教育氛围,有效激发农牧民党员参训热情。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邀请学员上台分享学习心得体会,以“一人讲、大家议”的方式调动讲课现场,营造轻松学习氛围,凝聚党员教育“向心力”。
抓实4个红色教育。发展“多点教学”,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唱红歌、讲红色故事等活动,促进红色教育多元化,满足农牧民党员教育培训“个性化”需求。打造党员教育培训“红色矩阵”,着重解决传统党员教育课程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让农牧民党员教育培训有“声”更有“色”。
实施5个培训模式。丰富研学业态,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影像教学、金句研读、灵活送学等方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传递知识和技能,通过集中授课系统讲解理论知识,现场教学实地感受实践经验,影像教学直观展示先进典型,金句研读深入领会核心要义,灵活送学确保学习全覆盖,真正让农牧民党员教育培训“活”起来、“火”起来。